大林蒲地區空照圖。圖/高雄市政府都發局提供
【本報高雄訊】高雄市政府歷時三個月完成大林蒲地區遷村意願普查,前天高雄市長陳菊向行政院長林全專案報告普查結果。林全院長基於高達九成居民贊成遷村及長久以來對大林蒲地區人民的虧欠,支持遷村並同意市府提遷村「一坪換一坪」作法,高雄市副市長史哲昨天宣布要進入遷村籌備階段。
去年十一月十九日行政院長林全到大林蒲傾聽民意,高市展開國內首次普查式的遷村民意調查,歷時八個月溝通說明完成普查。
陳菊前天向林全報告,林全重申「從優辦理」原則不變,也支持在地居民「住、商區建地一坪換一坪、蓋回原房型」遷村訴求。
高雄市副市長史哲表示,市府宣告遷村將進入籌備階段,未來半年將由中央負責協調交通部及台糖公司取得遷村安置所需土地,市府辦理地上物普查及協助當地籌組「遷村籌備會」,做為溝通說明,協議及遷村決策的平台。 遷村意願調查,受訪居民中一萬三千四百三十四人贊成遷村,一千六百五十四人不贊成,贊成率為百分之八十九點○四,年長者不贊成率相對較高。現階段不贊成遷村的居民反映的意見以「遷村條件不明確」居多。
遷村方案以「戶」為單位,需設籍且有房地所有權者才能回答。選擇土地方案(住、商區建地一坪換一坪)最多,有二千四百零七戶(百分之八十六點四○),其次是房屋方案二百五十八戶(百分之九點二六),現金方案一百二十一戶(百分之四點三四)。
調查結果反映,政府須達成多數居民要求的住、商區建地一坪換一坪且有足夠費用可蓋回原房型的遷村原則,才能順利推動遷村。
市府表示,將採取「先協議、後變更都計」方式辦理,協助地方籌組「遷村籌備會」,與居民共同商議遷村安置條件,地上物補償將透過與民間建築、土木及不動產等公協會共同議定的合理重建價格做為計價標準,讓居民能夠有足夠經費蓋回原房型。
空汙、工安 居民夢魘
大林蒲除了空汙,近年工安事故也層出不窮。一○一年八月十日,中油大林煉油廠第一重油脫硫工廠發生氣爆,三名工人灼傷;一○四年十一月十一日,該廠又傳爆炸巨響,不斷竄出黑煙。一○四年九月,台電大林廠機組更新改建和輸配線路工程發生潛盾意外,造成小港中林路嚴重崩塌,迫使居民須繞道行駛,一年多後修復工程仍未完工。一○六年三月中林路再次塌陷超過一公尺,嚴重影響對外交通及民生問題。
這塊土地幾十年來配合經濟開發,換來的是工業汙染與工安事故,記憶中的美麗漁村變得不適居住,不僅耆老們口中椰林搖曳的海灘美景已不復見,生活機能和土地價值也一落千丈,工業重鎮和生活孤島同時成為這個地方的代名詞。
儘管中鋼公司已表示,會加強做防塵網,防止空汙飛到民房,仍遭「要健康婆婆媽媽團」高雄團長洪秀菊反駁效益,洪表示,東北季風一來,除PM2.5紫爆空汙嚴重,大林蒲鳳鼻頭家家戶戶都得緊閉門窗,就怕廣達七十公頃的中鋼露天煤礦砂吹進屋裡。
高雄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黃義英指出,大林蒲及鳳鼻頭的環境汙染是政府造成的,一九六○年代政府徵收土地做十大建設,犧牲居民權益成就國家經濟,造成空氣和水質汙染、百病叢生、房產低落,「鬼看了都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