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中國人獨特的藝術與文化,從古代到現今、從繁華的都城到偏遠的山村;從王公巨賈到販夫走卒,無論豪富或貧窮、不管快樂或憂愁,任何時刻、什麼心情,都需要來一杯茶。
「喝茶」既是生活大事,也是美妙的休閒時光;是再尋常也不過的一個小動作、也可以是深具藝術蘊含的悠久傳承,這就是中國人熟稔了數千年的飲茶文化。
茶的歷史可追溯到漢代,一直到盛唐時,民間已紛紛仿效皇室貴族的飲茶習慣,逐漸形成了飲茶文化。著名的《茶經》撰寫人陸羽,對茶的奉獻與影響,後世少有出其右者,因此被稱為「茶博士」。宋代以後,「茶」一躍而成了開門七件事之一,已然是生活必需品了。
講究色、香、味俱全的茶,在每個地區都有它獨特的地域性,因為環境生活的差異,飲茶文化也有所不同,因茶而延伸的事物也就更包羅萬象、五花八門了。
喝茶已有四千年歷史的中國人,說起「茶」可是一點都含糊不得,每個人都有一套見解,沒有個幾天幾夜恐怕是談論不完的。
除了茶業本身因種類、名稱、產地、功用之不同而有不同的寓名,讓人眼花撩亂之外,「品茗」這件事就是一門大學問:燒水的時間、方法;加熱的炭火、水質的出處、好壞;茶具的製作、品質;茶點的種類、味道;泡茶的地點、時間;喝茶的同伴,甚至品茶時的心情等,都是「喝茶」的重要條件,對於茶有特殊情感的中國人來說,喝茶是等閒功夫中的不等閒事。
幾世紀以來,各式各樣的飲品不斷的問世,茶葉在中國人心中還是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飲料,更是一種無可替代的感情。打開爐火、擺出茶具,金黃色的汁液斟滿杯,香味沁入心脾,未飲已先陶醉幾分,而對飲的人若是知音又善解,那就更是人間美事了。
繁瑣纏身、愁眉不展時,「喝茶去」最是解鬱消悶;閒來無事麼?當然更要「喝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