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歌劇院空拍。圖╲資料照片
台中市打造「托育一條龍」,人口急速成長。圖╲台中市新聞局提供
【本報台中訊】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台中市人口數到七月底已超越高雄市成第二大城市。台中市長林佳龍昨天說,人口增加是台中市三大利多之一,鼓勵投資人一起投資台中、投資未來。
林佳龍昨天出席「捷運系統土地開發國際研討會暨台中捷運土地開發說明會」宣布,台中市人口數已達二百七十七萬八千一百八十二人,比高雄多三百零九人,正式成為台灣第二大都市。
林佳龍強調,台中正是「轉大人」的階段,投資台中正是時候,過去招商模式標準太嚴缺少投資、太寬則有圖利之嫌,因此市府評估只要取得所期待的招商利益,其他的利益將歸投資者,期待更多投資人投資台中、投資未來。
林佳龍指出,「屯區市區化」是台中市都市規畫的目標,舉凡交通、產業、文化及各種生活機能均不斷提升,第二大都市台中市,擁有人口利多,加上內政部通過台中市區域計畫,以及前瞻基礎建設軌道運輸「全壘打」等三大利多,屯區人口貢獻良多,大里及太平區人口均超過二十萬人、霧峰區人口也在回流與增加,人口密集區,就要有好的公共設施及社會福利。
林佳龍認為,台中市除了托育一條龍等社福佳,讓父母無後顧之憂、願意生之外,也創造移居台中誘因。市府會承擔起責任,讓台中更成為宜居城市,一個真正好生活的地方。
高雄市恭喜台中:
追求成為特色大城
高雄市長陳菊恭喜台中,並期許各縣市一起追求具有自己價值與特色的第一大城做回應。
高雄市府指出,這是整體國土規畫與產業布局的結果。台中與高雄,各自作為區域核心,人口成長的差異反映的也是中部與南部的整體狀況,或許不久也會看見桃園與台中的交叉。
市府指「第二大城被超越」的命題有點像「拿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北高兩市作為台灣前兩大城、唯二的直轄市,這是六都格局未建立前的印象。六都格局形成後的新「直轄市」,其廣域治理的概念也與之前的直轄市大不同,不能放在同一個基準做比較。
高市府根據二○一六年勞退新制提繳薪資指出,高雄的平均薪資是三萬二千二百一十元,高於台中;主計總處二○一五年的家庭收支調查,高雄每人的可支配所得為三十二萬,排名六都第二,僅次於台北市。
檢視產業發展,中央政府所主導的產業布局皆投注在中北部,如竹科、中科、南科等,台中市及台南市因此受益,人口大增。不過,高雄仍力圖突破困境,開發亞洲新灣區作為產業轉型引擎,引進會展、金融等產業,投入高雄展覽館、水岸輕軌等公共建設,提高生活品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