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北美大地 北極燕鷗遷徙里程居冠 文/林心雅(Hsin-ya Lin)圖/李文堯(Wen-yao Li)&林心雅 |2017.07.30 語音朗讀 362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北極燕鷗分布極區附近,習慣低溫環境,但看到牠們成群在浮冰上休息,仍覺得很神奇。圖/李文堯(Wen-yao Li)&林心雅 白色的北極燕鷗有著纖長雙翼,腹部帶點兒淺灰,主要特徵是頭部黑色,兩頰白色,喙和腳呈深紅色。圖/李文堯(Wen-yao Li)&林心雅 北極燕鷗保護鳥巢與幼雛的意識很強,無意間經過牠們的棲地,圖中這位正唧唧大叫發出嚴重警告。圖/李文堯(Wen-yao Li)&林心雅 文/林心雅(Hsin-ya Lin) 輕盈曼妙的白色身影 第一次近距看到這麼漂亮的鳥兒,是十幾年前在阿拉斯加的冰河灣。時值六月炎夏,天空飄著微雨,我們正划著雙人獨木舟,經過一處淺灘,岸邊礫石灘覆滿著苔蘚。突然間,我看到面前飛起好多白色的鳥兒,在灰濛濛的空中盤旋飛舞。「咦,岸邊好多白鳥耶,但看起來不太像是海鷗……」 當下第一反應,當然是想瞧個清楚。隨著我們慢慢划近,鳥兒不時發出唧──唧──刺耳的警告聲,而且頻率愈來愈高。有些鳥兒不待我們划近,主動飛過來察看。見牠們體型和雙翅均比海鷗纖瘦,具有深叉尾羽,頭頂彷彿戴著一塊黑帽,加上那醒目的紅喙,「啊,是燕鷗,而且是北極燕鷗耶!」 想到牠們遠從地球另一端南極,飛行天涯不知幾萬哩才得以在此海角相會,這是多麼難得的機緣,又是多麼浪漫的邂逅啊!但牠們顯然不喜歡陌生人,就在半空中定住,兩眼直盯著我們,一副劍拔弩張、作勢欲撲的模樣。可能這一大群燕鷗就在面前的岸邊築巢,所以防衛心特強。我們當然不想與之為敵,就若無其事地,漸漸把獨木舟划遠了。 雖然驚艷於此鳥在空中飛翔的美姿,真可用「婀娜多姿」來形容,但那時大陰霾天又細雨濛濛,光線很暗不說,兩手划舟也無法撐傘拍照。只能把牠們輕盈曼妙的白色身影,刻印在心裡。 萬里相逢,誠屬有緣 後來在阿拉斯加靠近北極圈的小鎮諾姆,開車經過一座寬橋,我們又看到北極燕鷗,在橋旁湍急河流飛行覓食。我們躲在車裡觀看,所以鳥兒也降低警戒心,有些還停在橋柱上讓我們拍照。可惜天公不作美,那次又是大陰雨天,我們試著捕捉牠們在水面輕巧覓食的寫真,因光線很暗加上飛行速度實在太快,照出來的全都糊了。 直到近年造訪同樣靠近北極圈的冰島,很幸運地,看到多處北極燕鷗繁殖地;更令人驚喜的是,還親見北極燕鷗叼著小魚餵食幼雛的生動畫面。印證書上所說的,此鳥除了在北美洲,還會在歐洲、亞洲等靠近北極的海岸進行繁殖。若非行程天數有限,我真想杵在那邊一直待下去,因為這般萬里相逢的機緣,實在太難能可貴了! 北極燕鷗英文稱為Arctic Tern,學名Sterna paradise,分類上屬於形目燕鷗科燕鷗屬,身長二十八至三十九公分,翼展六十五至七十五公分,體重九十至一百二十公克。 牠們是候鳥,尤以長程遷徙著稱:每年秋天從北極繁殖區一路往南飛至南極洲附近海域,翌年春天再萬里迢迢飛回北極附近,來回一趟平均近兩萬公里,不但每年經歷了兩個夏季,也是地球上所有動物中見過最多白晝的,加上牠們在鳥類中算長壽,可活上二、三十年。若以二十年計,一生飛行里程保守估計近八十萬公里,相當於從地球來回一趟月球!是目前已知的動物中,遷徙路線最長的紀錄保持者。 以小搏大,奮不顧身 看過北極燕鷗,就不容易忘記其迷人的外貌。除了通體白色,翅膀長而窄,尾巴分叉深,主要特徵是頭頂和頸背為黑色,喙和腳呈深紅色。公鳥和母鳥相似,難以分辨雌雄。此鳥奉行終身配偶制,研究顯示大部分的北極燕鷗每年都會遷徙到同一個地方繁殖。 牠們主要食物是魚,也吃水生無脊椎動物和昆蟲。在求愛期間,據說公鳥會捕小魚送給母鳥吃。築巢地點則由兩人一起決定,每巢產卵一至三枚,之後輪流孵蛋並一起保護愛巢。幼雛在三至四周後孵出,沒幾天就能四處走動。親鳥帶小魚回巢,餵食一個月後,幼鳥就開始自行覓食,第一年並在父母幫助下一起往南遷徙,約在三、四歲轉大人。 曾聽說北極燕鷗是最具有保護意識的一種燕鷗,守護愛巢和幼雛不遺餘力。真要親眼目睹,才能見識到牠們如何以小搏大,奮不顧身!與其說「保護」,不如說「誓死捍衛」。我們在冰島曾參加一個生態導覽活動,出發前,解說員說待會兒將經過北極燕鷗棲地,要大家拿一根木柱高舉過頭,這樣燕鷗才會去啄木柱,而不是啄你的頭。 果不其然,一行人走在步道上,經過棲地之際,那些燕鷗簡直瘋了,拚了命似地尖叫,並不惜俯衝攻擊我們這些「大型侵略者」。別看牠們個兒小,那無畏的氣勢真的很嚇人,雖然我們只是路過,完全沒有傷害牠們之意,但鳥兒還是一派勇者無懼! 回想起當時的情景,那高頻的叫聲和捍衛愛巢的行為依然歷歷在目。書上說,北極燕鷗在遷徙時,通常會離海岸很遠很遠,因此在繁殖季節之外鮮能發現其芳蹤。而自己竟能多次如此貼近欣賞牠們如天使般的身影,那是一輩子也難以忘懷的美麗記憶。 前一篇文章 2024年哥斯大黎加向動物園說bye! 下一篇文章 250萬元獎勵為家犬節育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加拉巴哥群島 物種之島 作者其他文章【相遇北美大地】水陸兩棲的美洲白冠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