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營盤學校群山環繞,校園清幽寧靜。圖/李一揚
文/趙莒玲
當好友們得知我決定前往四川大屯鄉麻風村大營盤學校工作,總忍不住追問:「妳確定嗎?」最常講的祝福語:「多保重。」起初我不以為意,也能理解他們沒來過大營盤,心中難免有疑慮。
重返大營盤學校後,我最愛早晚佇立青山環繞的清幽翠綠校園,靜靜欣賞朝暉夕陰和雲霧變化的美麗景致,覺得遠離塵囂的大營盤村民好幸福。直到偶然機會,聽到羅桂平校長和劉艷老師分享一些軼事,才得以貼近大營盤村真實的處境。
大屯鄉村民視為禁地
在一九九八年以前,羅桂平只知道大屯鄉的大營盤就是麻風村,麻風是無法治癒的疾病,大屯鄉村民視大營盤為禁地。他記憶最深刻的畫面是,有部電影劇情裡,有位麻風病人被關進豬籠。
二○○○年,越西縣教育局公告:願意到大營盤學校教書的老師,每月增加額外工資,服務數年後,得以無條件調動到想要前往任教的學校。當時,羅桂平暗忖:麻風村誰都害怕,被傳染到怎麼辦?絕對不可能有人主動申請。
怎知,二○○四年,教育局長因欣賞羅桂平在申果莊小學治校的優異表現,調派他到當時公辦民營的大營盤學校發揮長才。剛開始,他難以克服對麻風病的陰影和障礙,幾經折衝和多重考量後勉強應允。
羅桂平踩著沉重腳步,懷著忐忑心情,走進大營盤學校。踏入校園後,他發現沒有想像那麼糟糕,那裡的孩子和外界的孩子一樣,既不傻也不笨,四肢健全、活潑可愛。不像一般人形容的麻風村,每個人手腳不靈活,不是瘸腿,就是少胳膊,或者鼻子、眼睛、手掌等部位因麻風桿菌侵噬,而扭曲變形等殘缺模樣。對學校漸漸產生感情後,他全心投入校務發展,一待就是十三個寒暑。
任教老師也遭池魚之殃
外界歧視麻風村孩子,連帶地,從外地到大營盤學校任教的老師也遭池魚之殃,經常被一般人戴著有色眼鏡對待。
初中部老師劉豔,曾在外地好幾所學校任教。幾年前,她和舊同事聚餐,有人關心她調到哪所學校?她回答:「大營盤學校」,現場沒人聽過這所學校,追問:「學校在哪裡?」她回答:「在高橋村上方。」再問:「高橋村的哪裡?」她有點惱火,乾脆回答:「麻風村。」瞬間鴉雀無聲,大夥看她的神情都變得有點怪異,讓她渾身不舒服。
劉艷向曾任教大營盤學校的舊同事訴苦,豈料那人逗笑的講了一則糗事:有次她參加好朋友們敘舊飯局,整桌熱鬧喧騰時,有人隨口問她現在哪裡任職?她一講出:「大營盤學校」,大夥不約而同地放下筷子,令她錯愕又尷尬。
塵封舊事一再重演
陸續聽著學校老師們分享的心情故事後,我想那些塵封舊事早應隨風而逝,未放在心上。
有天,我到離大營盤約十公里路程的越城鎮唐記食品行,採購學校小賣部物品。老闆娘有位親戚得知我是台灣人又在大營盤學校服務,好奇且刻意靠近的問我:「妳和學生一塊吃住嗎?」我毫不猶豫的點頭:「是啊!」她滿臉驚詫,躲得遠遠的,不再開腔。
剎那間,我恍然明白,昔稱「癩子灣」的大營盤學校,想要真正擺脫「生人勿近」烙印,似乎還有一段漫漫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