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拿球拍到畫筆 胡娜繪法華經 杜憲昌 |2017.07.22 語音朗讀 549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放下球拍,改拾畫筆的胡娜。圖/記者杜憲昌 胡娜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胡娜油畫作品〈見寶塔品〉。 【記者杜憲昌台北報導】放下球拍,改拾畫筆。二○一一年「突然」從網球選手轉型油畫家的胡娜,二○一五年起,花了兩年時間創作三十四幅《法華經》佛畫,昨起在台北世貿一館「台灣藝術博覽會」展出。自稱沒有學過素描,也不懂得構圖聚焦,「是上天給的靈感,才得以完成這些畫作」,胡娜感謝因為《法華經》而與佛結緣,她說:「如果因其中一幅畫作,可以讓任何一個人有所體會,這就是我最好的回饋。」 「畫家胡娜」的誕生,「神來之筆」一詞可貼切形容她的轉變。那是二○一一年七月的一個清晨;在退休十餘年間,常常夢到臨要上陣作戰了,卻手忙腳亂地找著球拍、球鞋的胡娜,那天有個不大一樣的夢境,就是好不容易找著的球拍,低頭一看,卻變成了一支畫筆。這如真似幻的夢境,讓她醒來後久久無法釋懷,彷彿有股力量驅動著,她馬上去買齊了畫具。 對於這突然展露的繪畫天賦,胡娜只能以「是上天賦予的使命」來解釋,而既然上天賦予使命,自是更不會放任她無所為。她說,常常覺得自己就是個工具,沒有思考,彷彿有人握著她的手,一筆一色的在圖紙上遊走,往往讓她欲罷不能,甚至常在畫完之後,才知道畫的內容。 更明顯的因緣則是在兩年前,好友胡迪化談起發心要將《法華經》翻成白話文,讓更多人可以輕易閱讀。那時她與佛教、佛典其實並無接觸,卻突然提出要胡迪化先跟她講講《法華經》,接著聽完後竟更直接脫口而出:「我想要畫《法華經》。」胡娜說,開始畫《法華經》後,切實感受到法喜,讓她創作時靈感源源不絕,更發願要將這樣的善美跟大家分享。 胡娜援引國立歷史博物館前館長黃光男的話:「人要思惟會用到大腦,這代表內在確實是有靈魂的存在,所以靈魂不只是生生不息,更是可以和上天連結的。」胡娜說,這三十四幅佛畫,就是上天給的靈感,才得以畫就。 胡娜說,她不敢就此稱自己是佛弟子,但感覺自己確實與佛有緣,所以她最近將作畫的落款名號「明月仙子」改成「明月菩提子」,希望延續佛緣,把佛畫創作當作修行。胡娜說,期盼透過她的畫作,讓更多有緣人了解《法華經》的殊勝,甚而開啟更美好的人生,這或許是佛菩薩願與她結緣的原因。 前一篇文章 歐美禪學營 體悟佛門師徒關係 下一篇文章 三好校園 實踐品格教育 熱門新聞 01【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2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3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4【心靈修行】清靜心的日常修煉2025.08.0305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6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7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08 謝弘志 樂在以畫筆擁抱生命2025.08.0209泡水光電板會破壞生態嗎? 2025.08.0210俄 8.8 強震 海嘯淹沒小鎮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佛光童軍木章訓練 傳承三好品德馳援旗山土石流撤離居民 佛光人送暖5.1萬人佛學會考 凝聚信仰力量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 學佛交流會深度對話桃竹苗金剛知賓培訓 300人齊聚寶塔寺北市記者公會 致力社會光明面報導 作者其他文章工程師返家 把玻璃回收變文創堅持到底 拳擊小子成體育博士宗教基本法 宗教團體法的推手防狼師 最重終身解聘韶光花影藝術季 佛光大學 邀請明華園演出佛大素食系 海外實習獲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