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考生的志願

 |2017.07.21
879觀看次
字級

每年暑假是考生決定志願的時候。中學教育是以培養一個人的基本知識,健全體能,良好品德,使其成為一個有用的公民;和具有接受高等教育所需的基礎能力。但在大學階段,由於知識的領域擴大,內容精博複雜;社會的需要多樣,分工細密。而考生個人的性向所長及條件不同,能力有限,不可能兼容並包。

於是高等教育,乃將其畫分為許多領域,以適應個人的性向能力,滿足社會的需要,期能將每個學生造就成對社會福祉有貢獻的人。所以選科擇系,選填志願,決定未來鑽研的領域;不僅是關係個人、家庭、學校,乃至未來社會命運的關鍵。

在選科擇系時,除了考慮個人的條件,更要顧及家庭的情況和期望,國家的需要,社會發展的方向;更要對常被忽視的因素認真考慮。

一是明白個人和家庭的條件,志願只是主觀的志向,不一定可以實現。因為有限的教育資源,必須做良好的分配,才符合社會共同的利益。我們選擇學校、科系;其實學校、科系也選擇我們,因為他們要找最適合的人來接受教育。

二是未來社會變遷,當較今日更為急速。各種不同的行業在社會上的地位,聲望將不同;所謂冷門、熱門並非一貫不變的。生產方式的數位電子化,使兩性的生產力相等,不再以性別來區分學習領域。辦公室工作和工廠工作的性質愈來愈接近,階級、待遇的差異也被泯除了。無論男女,可選擇的範圍都擴大了。

過去幾乎所有的調查研究報告都指出,不同系科畢業生的投資報酬率是相差懸殊的。例如醫科、工程類科,就業機會多且所得亦高。商業管理科系的就業機會與所得居次。文科則被認為是未來最沒有前途的。既缺少就業機會,所得又低,是投資報酬率最低的。

其實不能單以投資報酬率來衡量哪些類科的真實所得與發展前景的。在真實社會中,有些人放棄原來所學,醫生會變成作家、詩人、工程師棄卻專長,成為農場經營者;語文類科的畢業生,變成成功的商人。

社會會變遷,所需的專業會移轉,個人的興趣也會隨年齡和處境而不同。除了以經濟觀點來看的投資報酬率之外,還有那些無法以數字次序測量的因素。如所接觸的空間環境,藍天綠地、山峰、河流、大海;優美的音樂、舞蹈;滿足建造性願望的繪畫、雕刻、工藝、服飾;更何況無論階級聲望與所得高低,自己所學專長得以伸展所享受的滿足感。

未來社會變遷的速度必較今日更為急劇,正如今日人們常用的字眼「顛覆」,社會所需的人才,其條件亦當大不同;教育首長、教師、家長、學生自己都難做出準確的預測,在今日就看準長遠的未來。

不論在任何時代,社會所需要的,能對社會福祉做出貢獻的人,都是不變的。這樣人的特徵是:基礎知識豐富,能理性思考,善於以語文表達,樂於關懷他人,以助人為樂事,人際關係良好,能平等對待弱者和不同文化、不同種族的人;尤其樂於與他人共同生活、共同工作;且孜孜不倦終身追求精進的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