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藝術教育工作隊不僅提供偏鄉學童藝術教育,也讓參加的大專學生找到目標。圖/偏鄉藝術教育工作隊提供
偏鄉藝術教育工作隊不僅提供偏鄉學童藝術教育,也讓參加的大專學生找到目標。圖/偏鄉藝術教育工作隊提供
【本報台北訊】由教育部成立的「大專青年偏鄉藝術教育工作隊」今年已邁入第四年,透過營隊除了改變偏鄉學童,也在大專學生內有了化學反應,如原本對未來迷惘的台南大學學生陳俐妤,參加過一次後,即使得延畢才能修完教育學程,仍表示「我不後悔」,未來還想到偏鄉當老師。
教育部委託台藝大辦理的「大專青年偏鄉藝術教育工作隊」,透過招募全台各大專院校具有藝術專長及義工服務經驗的學生,過去三年已經有兩百零五名青年加入工作隊,帶領偏鄉地區的學童參與藝術課程。
目前就讀南大戲劇系大四的陳俐妤說,原本就喜歡接觸小朋友,且南大是師培大學,父親也是小學校長,但直到大二「還在迷惘未來是否要當老師」,大二升大三那年參加偏鄉藝術教育工作隊後,發現偏鄉學校不缺乏資源,缺乏的是有教學熱忱的老師及陪伴。
「希望能像『為台灣而教』一樣,用生命影響生命」,陳俐妤表示,因此回到學校後便決定考取教育學程,雖然因為教育學程勢必得延畢一年,但她強調「不後悔自己的決定」,未來希望能至偏鄉擔任藝術老師,為學童盡一分力量。她說,教育並非立竿見影的,但相信只要持續地播種,總有一天會看到孩子的改變。
承辦工作隊的台藝大副教授張純櫻說,每年都有近兩百所國中小申請偏鄉藝術工作隊暑假服務,但因人數、規模有限,每年僅能進入四十所學校、為每所學校提供三天兩夜的客製化課程。不少大學生歷經工作隊的洗禮,決定要到偏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