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雲 從揚州唱到世界

曹麗蕙 |2017.07.16
1541觀看次
字級
台北佛光合唱團與揚州柳絲藝術團合唱〈偉大的佛陀〉。 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菲律賓光明大學演唱〈人我之間〉。 圖/ 陳碧雲
台灣NTSO青年交響樂團。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記者曹麗蕙高雄報導】「故鄉的雲」獻禮音樂會昨在高雄至德堂演出,一首首經典動聽的「人間音緣」曲目,傳唱著星雲大師弘法五大洲的生命歷程,吸引逾一千七百五十位觀眾前來欣賞,現場座無虛席,不少民眾直呼「太感動了!」。

音樂會結合大師故鄉的「揚州清曲」及來台弘法的「人間音緣」,讓觀眾在一百分鐘內一飽耳福,尤其台灣NTSO青年交響樂團、台北佛光合唱團、揚州柳絲藝術團兩岸三團首次合作,展現宗教與藝術融合的精神;而菲律賓光明大學、普門中學原音社的歌聲,更代表新生代的創意與傳承。

知名藝人澎恰恰也特地前來獻唱一首台語歌曲〈幸福是什麼〉,誠摯的歌聲,搭配大師開示的歌詞,字字句句發人深省、觸動人心;鄭朝方的〈揚州青年〉、貝巧玲的〈我願〉,則傾訴了大師弘法的慈心悲願。

音聲做佛事 生起信心

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致詞時表示,大師出生揚州,去年揚州鄉親特別製作「故鄉的雲」音樂會,感動許多人,也促成今日來台演出因緣,「大師常說自己不會唱歌,一生卻致力推動音樂弘揚佛法」。他說,二十三歲來台、九十歲的星雲大師鄉音依舊無改,終身帶著揚州鄉音跑遍全球弘法。「揚州雖是出生故鄉,但大師在台奉獻逾一甲子,台灣也是他的故鄉。希望透過大師的殊勝因緣,揚州、台灣永遠一家親,並在音樂會中共同感受濃濃鄉情」。

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開示,大師一生弘揚人間佛教,尤其「人間音緣」接引許多人從音樂、歌曲、歌詞中進入佛門,「大師的詞深植人心,字裡行間讓我們看到佛教的智慧與慈悲,對佛教產生信心、對自己產生力量」。他進一步指出,「除了以音聲做佛事外,我們在歌聲背後,最重要的是要學習大師的菩提願心,效法他本著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廣度有情」。

三團聯演的〈茉莉花〉、〈偉大的佛陀〉等壓軸曲,讓觀眾聽到國際級水準的演出,現場安可聲不斷,安可曲〈高山青〉樂音響起,全場民眾跟著打拍子唱和,氣氛熱烈,心保和尚開示後,台上台下更是齊聲高歌〈佛光山之歌〉,掀起最高潮!

字句受感動 餘音繞梁

佛光人劉谷瑤說,「我在澎恰恰唱〈幸福是什麼〉時就已落淚,大師的詞太棒了,只要靜心聽,字字句句都能感動人心,每一首都有收穫。」

聽眾李碧璇因朋友的邀請前來共襄盛舉,「音樂會很溫馨,像回到家的感覺,每一首歌都很棒,都在我心中迴盪。」

聽眾謝宜靜則認為,菲律賓光明大學美聲合唱的〈We Are The One〉最讓她感動,「音樂會內容豐富多元,有相聲、交響樂、茶道花藝……等,讓人看到佛教音樂在既定框架中嘗試不同組合的創意,滿棒的!」

「故鄉的雲」獻禮音樂會今移師佛陀紀念館大覺堂演出,人間衛視與網路同步Live現場轉播,歡迎準時收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