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南方朔
總統的維安乃是好萊塢電影的主題之一。以前的影帝克林伊斯威特就主演過維安特警立大功的電影,他是個後中年維安特警,而當總統出動,他就跑步跟隨軍隊,弄得辛苦不堪,但是最後他還是立了大功。他主演的那部電影,見證了維安特警的辛勞。
台灣是個相對溫和的社會,並不會出現瘋子想要行刺總統,但台灣卻是個陳情抗議活動氾濫的社會。各種勞團、環團或軍警人員,若自認受到不公正待遇,他們就會揪團上街,進行抗議示威。而台灣的示威幾乎都不會針對部會公司,而是毫無例外的都針對立法院及總統個人。
由於抗議活動的層級被拉高,它的激烈程度當然也升高。特別是以總統為對象的抗議活動最多,最近幾個星期內,蔡英文總統行程所到之處都有抗議群眾如影隨形跟蹤而至。由於抗議群眾裡面許多退役軍警,他們嫻熟群眾游擊戰,示威手段也靈活多變,遂使得總統的維安人員疲於奔命,總統在群眾游擊戰面前已經大失顏面。因此國安單位的維安人員遂決定要強化作業,每當總統出巡或是有臨時訪問,維安人員就必須形成移動的人牆,來阻擋抗議群眾。這個點子似乎有用,但是至少有兩大後遺症。
(一)今後總統出行,總統的車隊後面,就有許多維安人員與警察跟著追跑,他們非常辛苦,警察目前平均餘命已經降低,將來的各地警察由於還必須維安,他們的生命必會更短。警察成了生命最短的行業。
(二)維安人員都有必要的裝備,例如槍枝、警棍以及舉起來接群眾丟擲物品的網子,根據最近幾個星期的經驗,群眾會丟擲鞋子、煙霧彈或沖天炮,這些物品真的易燃,它可能會有風險,警察談到這些物品也會有風險,它們也可能被刺激出過度的反應。維安可能產生意外已不容忍視。
任何民主國家都有陳情抗議,因此陳抗乃是小事,美國鬧過幾十萬人或者上看百萬的示威,再大的示威鬧過了也就自動散去,大家都和平來,和平去,並不會百人去占領立法院或行政院。但台灣卻不同。台灣雖然有政黨也會在立法院吵得天翻地覆。但除了國會的吵鬧外,台灣尚有政黨主導群眾鬥爭這種方式,每個政黨都會發動自己的黨羽,搞群眾運動。
當群眾運動有政黨為靠山,所以台灣的群眾運動可說是毫無章法。太陽花學運就是最好的例證,群眾可以占領立法院及行政院,由於太陽花學運搞得很成功,民進黨遂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它在接下來的選舉中即大獲全勝。由於群眾運動民進黨受益最多,所以民進黨執政後,當然必須鼓勵那些群眾運動的參與者,他們的占領官署都不予追究,也不起訴。
民進黨利用群眾運動這種伎倆當然很快就被別人所效法。於是民進黨執政後它的抗議人士當然銷聲匿跡,卻產生了別的政黨另外一批陳抗人物。台灣的群眾抗議一代又一代,每個新世代都陳抗手段愈進步、愈凶猛。如果深入檢討,政黨支持群眾運動,政黨以群眾運動作為鬥爭手段,乃是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