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動「幼教公共化」,四年計畫將增加兩千八百名教保服務人員就業機會。圖/資料照片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灣長期面臨幼教公共資源不足問題,因私幼學費偏高,家長無力負擔,等公幼候補又得大排長龍。教育部昨天宣布,經行政院核定及前瞻基礎建設核定經費共計八十一點六億元經費,將於一○六年到一○九年度,推動「擴大幼兒教保公共化計畫」,增設一千二百四十七班非營利幼兒園或公幼,目標讓全台四成幼兒可以更平價費用就讀;但教育部也坦言,目前包含六都等九個縣市,因人口數較多,未來要達標恐有困難。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張旭政表示,除了擴班,教學品質的控管才是關鍵,提醒教育部要避免讓私幼轉型成非營利幼兒園時,再巧立名目收費。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表示,上半年盤整各縣市公有空間,初步規畫今年起至二○二○年增設公共化幼兒園一千二百四十七班,其中非營利幼兒園九百一十七班、公立幼兒園約三百三十班,超過原訂增設一千班目標,教保公共化比率將可達四成以上。
林騰蛟坦言,六都外加彰化縣與新竹縣市因人口密集、空間不足,預計四年後公共化教保服務比率也無法達到四成,因此爭取前瞻基礎建設四年十九點四億元特別預算新建幼兒園園舍,預估可增設兩百班。
目前私立幼兒園一年約十六萬元(不含雙語),每月平均一萬三千元。國教署署長許麗娟表示,四年計畫以非營利幼兒園為主,公立幼兒園為輔,以非營利幼兒一個月約八千七百元成本為例,家長負擔七成約六千零九十元。「若是經濟弱勢家庭,可下降至四成,甚至還可免繳」。
她說,公立幼兒園每年約三萬五千元,但不含寒暑假,以九個月來算,每月約四千元,非營利幼兒園有寒暑假,還可以延托,時間貼近雙薪家庭需求。
林騰蛟更表示,四年計畫將增加兩千八百名教保服務人員就業機會,以大學學歷的教保員而言,每月起薪可達三萬四千一百五十五元,比私幼多一萬元,將有助於吸引優秀教保員投入職場。
對此,全教總理事長張旭政表示,教育部立意甚佳,但他認為,四年內要以非營利幼兒園為主,勢必要放寬條件,讓原本的私幼業者也能承接。但他擔心原本以功利導向的私幼接手非營利幼兒園後,會為迎合父母提前讓幼兒逾齡學習,甚至巧立名目再向家長收費,他直言「教保公共化不僅是收費便宜,教育品質的控管才是關鍵,教育部應避免讓私幼轉型成非營利幼兒園時,再讓孩子成為搖錢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