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我國郵輪市場脫離去年的低潮,今年一至五月搭郵輪來台的外籍旅客共五點四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至少五成;新航線帶來一點六萬菲籍旅客,是日、美遊客一倍多。
高雄港斥資一千八百萬打造移動式旅客橋,讓旅客不必爬陡梯上船。高雄港務公司表示,過去租用機場停機坪使用的三角梯做為登船梯,大型客機艙門約三公尺,但八、九萬噸遊輪的乘客艙門達六公尺高,過於陡峭,所以特別委託廠商製作移動式旅客橋。
旅客橋採緩斜坡設計,最大坡度約四點五度,地板噴灑金剛砂,適合年長者緩步慢行,對手提重物上下船旅客也很便利。寬八公尺的地板,利於輪椅進出,上月啟用頗獲好評;國際旅運中心還新建有空調的風雨廊道,取代過去的帳篷走道。
高雄港務公司公共事務室督導林文山表示,四至六月的馬尼拉、老沃、高雄、香港航線十七航次,為高雄港帶進大批旅客。今年一至五月,菲籍一點六萬、日及美籍均逾七千,德籍四千多,陸客千餘人。
高雄港旅運中心過去為貨運專用,離岸邊四、五十公尺,現轉型遊輪港,讓旅客快速進出。二○一九年旅運大樓落成後,將設置兩套可左右擺動延伸的空橋直接連接郵輪旅客艙口與廊道。
澎湖郵輪碼頭 擬重招商
澎湖金龍頭碼頭擴建為郵輪碼頭案,推動三年多破局,航港局表示,五月底邀郵輪業者、澎湖縣政府等座談,業者希望提高投資誘因、包括提高商業設施占樓地板面積的比例,今年內重新公告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