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網歷史】唱首歌竟引爆戰爭

文/蘇淑芬 |2017.07.11
1245觀看次
字級

文/蘇淑芬

有些歌唱了,讓人慷慨激昂;有些歌唱了,讓人手舞足蹈;有些歌唱了,讓人柔腸寸斷,淚流滿面。但誰想得到一首歌可以讓敵軍主將聽了,萬分羨慕到攻打過來?宋詞天王柳永的〈望海潮〉,就有這種本事。

東南形勝,江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柳永〈望海潮〉

〈望海潮〉的曲調是柳永自創的新聲。歌詞主要描寫杭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歷史的悠久、物產富庶與風景美麗、人們生活悠閒,意指地方官孫何把杭州治理得富庶繁華。詞中並祝福孫何早日升官,將杭州山水畫成圖畫,回到朝廷當宰相。「鳳池」指的就是皇宮禁苑中的池沼。但柳永為何寫這首歌呢?

根據宋楊湜《古今詞話》記載,孫何還沒當官前就和柳永有交情,柳永一直不得志,到杭州後得知老友孫何是兩浙轉運使,前往拜會,希望能遇上好機會。無奈官門森嚴,地位卑微的柳永根本見不到孫何,於是寫了這首詞,找來當地名妓楚楚,吩咐她說:「我想見孫何,可惜沒有其他管道,如果孫何在宴會上請妳唱歌,不要唱別的,請唱我這首〈望海潮〉。」楚楚真的在宴席裡反覆高唱〈望海潮〉,歌聲深深吸引了孫何,問起作者,才知是老友柳三變。孫何當天就請柳永參加宴席,兩人暢飲一番。可惜之後並無下文。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也記載,孫何在杭州當太守時,柳永為求官,特地作〈望海潮〉詞贈孫何。但是,孫何擔任兩浙轉運史時,柳永年僅約十歲。等柳永流寓杭州時,孫何已經死了三十多年,怎麼可能把詞獻給死人求官呢?很明顯,〈望海潮〉並非獻給孫何。但到底打算獻給誰?

事實上,這首詞是獻給孫沔的,因為孫何、孫沔同姓,所以被誤用了。孫沔是會稽人,他二十四歲中進士,那時柳永三十三歲,是同一時期的人。《宋史.孫沔傳》說孫沔才氣過人,但為人放縱,不注意個人品德,御史沈起則形容他「淫縱無檢」;看來孫沔和柳永同樣喜愛女色。雖然孫沔小節可議,但他的戰功和戰績都十分彪炳,「柳永獻詞干謁是有可能的。」

〈望海潮〉流播廣遠,多年之後,金主完顏亮讀到詞裡「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十分羨慕江南的美好,竟興起了投鞭渡江的征戰野心。這種說法雖然無據可考,不過柳永這首詞確實是杭州最好的廣告。

(本文節錄時報文化《聽見宋朝好聲音:宋詞那些人、那些故事》一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