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台灣光復七十年紀事(19) 鄉土文學論戰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7.06.30 語音朗讀 404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民國75年(1986),作家陳映真(右)與菲律賓作家Sionil José步行於馬尼拉聖地牙哥堡。(徐宗懋拍攝) 作家黃春明擅長描寫鄉土人物,小時候曾在日據時代生活過的黃春明,在短篇小說中對帝國主義和國際資本主義有著深刻的批判。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現代詩的泰斗余光中偕夫人返台。余光中亦是鄉上文學論戰中一方的主將,主張文學應回歸文學,認為鄉土文學有著「工農兵文學」的影子。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台灣的家庭式工廠,工作環境不良, 卻是經濟發展的支柱,鄉土文學論戰 中亦隱含對這種經濟結構的批判。高屏蕉輸日,沿自日本殖民時代的產 業政策,被鄉土文學論戰的一派視為 是戰前剝削政策的延續,也是第三世 界國家共同的卑憐地位與命運。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國66年(1977),有關台灣文學精神內涵的辯論達到高潮;這一場「鄉土文學論戰」出現時機,正是台灣內外發展的轉折期。 民國60年代初,黃春明、陳映真、王拓、楊青矗等作家,創作許多濃厚現實主義色彩的小說,反映台灣工業發展中,農村、漁民、工廠和礦場的生活。這些作品與戰後台灣社會基層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筆下記錄深沉的土地經驗,與政府所描繪的經濟榮景相反,他們看到貧窮的農村、被老闆剝削的工作,以及遭到國際資本主義侵襲、扭曲的社會生活。 民國38年(1949),中華民國政府遷來台灣,文學領域隨之而變。自大陸來台的知識分子成為當時文壇主流,在反共復國的政治環境中,作品內容多圍繞在反共懷鄉的主題,作家們寫自己的童年、民國時代的生活景況及共產黨的作亂等。 民國49年(1960)開始出現現代文學風潮,是對反共懷鄉文學的反動,引介西方文學的形式和內涵,為文壇帶來新氣象。有關現代文學的論點,多集中在中國文化的西化和現代化問題上,本質上形同中國文化議題的保守派和自由派之爭。 民國55年(1966),尉天聰、陳映真、黃春明、王禎和、施叔青、七等生等作家,創刊了《文學季刊》,批判現代主義脫離現實。民國60年(1971)《文學季刊》停刊,民國62年(1973)改為《文季》,刊登許多有分量的鄉土文學作品,成為新生文學體驗的重鎮;這批台灣鄉土作家中文造詣均高,在新時代環境中,他們的民族自信極高,思考著重於整個中國的命運。 這批起於本土生命體驗的鄉土文學,延續民國40年代的左翼思想,到了民國60年代逐漸形成不可忽視的力量,無可避免地與文壇主流產生緊張關係,一場大規模的論戰於是爆發,反應最強烈的首先是大陸來台的作家。民國66年(1977),朱西寧、彭歌、余光中等人陸續發表專文抨擊鄉土文學,批評者多擔心鄉土文學最後變成具有排他性的地方文學,或走向分離文學的路線,也憂慮鄉土文學成為中共在台灣社會的顛覆工具。 面對一波波強烈的抨擊,陳映真、王拓、尉天聰等人亦寫了數篇文章作為回應。尤其陳映真說:「新一代青年,將沿著這一條曲折迂迴的道路,開發一種以台灣的中國生活為材料,以中國民族風格和現實主義為形式,創造全新的文學發展階段。」 在鄉土文學論戰的攻防兩造之外,也有不少力求中立持平的評論家,如徐復觀、何欣、蔣勳等人,一方面對鄉土文學有著正面闡釋,另一方面也對鄉土文學的發展路線有所建議。 不過,隨著論戰的深化,意識形態的對立更趨激烈,當局的關注態度也跟著升高。 民國66年8月,嚴家淦總統在第二次文藝會談中致詞表示:「作家們必須以全民為對象而寫作,作品應發揮自由和人性的精神,消滅奴役的、唯物論的階級文學。」當局的政策一邊安撫鄉土文學,希望引導其方向,另一邊又提出政治性的警告。 儘管民國66年至民國67年的大規模論戰中,鄉土文學受到猛烈抨擊,這也是其歷史地位受到確認的某種儀式。鄉土文學發展至顛峰的時候,正好是校園民歌興起、中壢事件發生之時。三年後,台灣新電影的年輕導演,幾乎清一色以戰後台灣的生活體驗為主要內容,本質上這也是時代演進的必然產物。 每一代均有屬於自己的記憶和結論,鄉土文學的意義亦是如此。 (徐宗懋原著,梁迦翔整理) 前一篇文章 【戲說歷史】 中頭彩的幸運皇帝 下一篇文章 【清卿薄意】荷花薄意方章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福星台灣:台灣城鄉建築大觀 ( 18-8) 日本殖民:台北市【時光走廊】 蘇北、山東諸城【時光走廊】中國古城珍貴歷史影像:東北地區(14-4) 鄉間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