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所三好校園 品德教育有成

羅智華 |2017.06.24
2209觀看次
字級
「三好校園實踐學校頒獎典禮」昨天在南華大學登場,南華大學學務長尤惠貞(右二)也上台受獎。圖/南華大學提供

【記者羅智華嘉義報導】「第六屆三好校園實踐學校頒獎典禮暨品德教育成果分享會」昨天在南華大學盛大登場,共有上百所學校與三百位校長、老師齊聚一堂見證三好成果。今年共有一百四十七所學校獲獎;當中,還有來自中國大陸東莞台商子弟學校、東莞理工學院粵台產業科技學院等校跨海支持。

典禮上還頒發星雲大師一筆字墨寶給屏東縣崎峰國小、雲林縣東明國中、屏東縣潮州高中及高雄市東方設計學院等四校代表。南華大學行政副校長林辰璋表示,有這麼多夥伴共同推動三好,一定能凝聚無比力量,幫助品德教育更上層樓。

「有大家攜手同心,相信三好與品德教育的推行一定會愈來愈好。」教育部督學馬湘萍致詞時除肯定三好深耕成果外,亦強調品德和生命教育乃教育核心,她很樂見三好校園的推動,相信將能為台灣挹注正向影響力。林辰璋指出,為將資源整合、發揮更大效益,這次特別將三好校園頒獎與品德教育成果分享會結合,使更多學校有機會觀摩交流,讓三好教育深耕校園。

獲頒「三好校園實踐學校」的台中市光隆國小校長陳淑華表示,推動三好校園已邁入第三年,成果顯著,學校除透過《論語》、《弟子規》等讀經教育來薰陶學童品格外,也會結合佛光山出版的生命教育教材來融入教學,教導學童將三好「內化於心、體現於外」。

實踐三好 從關懷出發

昨天不只有各級學校踴躍出席,南華大學駐校董事覺禹法師、《人間福報》社長金蜀卿、成功大學學務長董旭英等貴賓亦共襄盛舉。主辦單位特別邀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覺培法師蒞臨演說,以「永遠從關懷出發」為題,分享慈善與教育看法。

如何實踐三好、推動生命教育?覺培法師在演說中提及首要之務就是「從關懷出發」,用一顆愛與真誠之心溫暖他人。他以「巴西如來之子」為例,分享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長年來深入巴西、照顧弱勢貧童,並透過足球運動扎根,幫助這群貧民窟的孩子擁有「作夢的勇氣」,進而改變他們生命。緬北的「亞細亞孤兒」,同樣在佛光人幫助下,改善當地貧困的教育環境,讓孩子對未來不再徬徨無措。

建立平台 大手牽小手

昨天活動除頒獎給三好校園實踐學校外,下午還舉辦成果分享與綜合座談,透過彼此交流激發更多想法。嘉義縣秀林國小校長賴耀男分享,為讓三好精神扎根校園,除了在上課前推動「三好靜坐」、沉澱學生身心,每學期還編撰三好專刊與選拔三好兒童,讓孩子以此為學習典範、見賢思齊。

此外,林辰璋也談到未來將結合去年成立的「嘉言義行心校園」聯盟,共同打造一個三好校園與品德教育「資源共享合作平台」,藉此發揮「大手牽小手」整合效益,將三好種子散播至各地,發揚光大,讓世界更美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