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北斗衛星系統的軍事用途

文╱姚中原(前國防部戰略規劃司簡任副處長) |2017.06.23
3622觀看次
字級

文╱姚中原(前國防部戰略規劃司簡任副處長)

中國大陸衛星導航系統委員會主席王力五月二十三日公開表示,大陸計畫於今(二○一七)年下半年,發射六至八顆全球組網衛星,二○一八年前後完成十八顆衛星發射,率先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至二○二○年將建成國產的北斗衛星全球系統向國際提供服務。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是中國大陸自主研發、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具世界一流水準。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NASS)、歐盟伽利略定位系統(Galileo),同為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認定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四大核心供應商。

雖然大陸當局多次對外強調北斗衛星系統,僅作為「民生」及「商業」服務,無任何軍事用途,但歐美國家一些軍事專家並不如此認為。例如對於中國大陸「天軍」及「航太」科技發展,有深入研究的美國馬里蘭大學國際安全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學者希欽斯(Teresa Hitchens)就曾公開指出,中國大陸二○一三年發射三枚衛星進入太空軌道,其中一枚配備有「機械手臂」的殺傷力功能,即具有可破壞他國衛星運作的能力。

有關中國大陸從事航太科技研究,應有其戰略目標與軍事企圖,而非單純只為商業利益,此亦可從二○一四年中國大陸官方媒體《解放軍報》以及由北京軍區政治部所出版的《華北民兵》期刊,同時披露的相同一段話得到證明,即「誰得到太空,誰就占領了地球的制高點;誰占領了制高點,誰就能取得戰爭的主動權」。

另外美國五角大廈二○一五年公布的《中國軍力報告》內容亦顯示,中國大陸運用太空技術已發射在軌道的所有民用衛星,都可支持其未來在「第一島鏈」以西地區的作戰指管、晝夜偵察,以及情報傳輸等軍事任務;因為中共解放軍明瞭「掌握太空」是未來戰爭的勝利關鍵,任何以「太空」為基礎的通信、情報與導航系統,都對軍隊「聯合作戰」及打贏「現代戰爭」具有重要影響。

中國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二○一六年六月十六日發表《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白皮書指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二○○○年年底建成北斗一號系統,向中國大陸提供服務;二○一二年年底建成北斗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二○二○年前後,建成北斗全球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如從以上三個發展階段的任務規畫來分析,北斗衛星系統是具有多種用途及功能,且在研發技術上已有極大的突破。

根據中共中央黨校《學習時報》資料顯示,北斗衛星一號系統過去十多年來的穩定運行,曾對中國大陸部隊的訓練演習、後勤保障、邊防巡邏、作戰指揮、搶險救災等軍事活動,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例如二○○八年的汶川大地震,「北斗一號系統」就發揮了指導解放軍快速定位的救災功能。換言之,未來規模與功能更強的「北斗全球系統」完成建置後,其用途絕非大陸宣稱的只是提供商業性質服務;研判在軍事方面,是更能對未來作戰的軍隊部署或遠程武器的射擊目標,提供全天時、全天候、全球定位的精準打擊指導功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