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中愛台論述 無助於兩岸關係

柳金財(宜蘭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2017.06.22
1265觀看次
字級

在中華民國政府體制中,國防、外交、兩岸議題與政策,屬於總統權限,近來台南市長賴清德跳脫地方治理議題,轉換屬於高階政治的兩岸政策,認為自己兩岸論述包容綠營地方領導及超越歷任總統,有系統完整地闡釋其國家治理及兩岸政策的創新性思維。這樣的自信與政策行銷,是否經得起檢證呢?能否解開兩岸政治僵局?恐怕過於樂觀。

首先,將「九二共識」等同「一國兩制」是跳躍式邏輯。賴承認「九二共識」不是問題,但他以轉移焦點方式連結「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關係,兩者並不一樣。「九二共識」是兩岸協商的共同政治基礎,是一種政治原則、政治前提。

但「一國兩制」則屬兩岸終局狀態的安排,涉及兩岸統合制度性設計,涵蓋政治、經濟、社會、司法、國防制度安排。目前兩岸重啟協商的政治前提是台灣要承認「九二共識」,而非接受「一國兩制」。即使泛藍或有「一中各表」、「一中同表」、「求一中原則之同、存一中涵義之異」等爭論,但並無接受「一國兩制」為統一方案之政黨。

其次,民進黨短期內要廢除《公投台獨黨綱》及承認「九二共識」有其困難。儘管賴是黨內重量級領導菁英,但認為廢除黨綱及承認「九二共識」不是問題,猶如前總統陳水扁所提「一個中國原本不是問題」。「不是問題」卻演變「是問題」,顯見「問題背後的問題」才是核心。

這包括激進勢力仍推動法理獨立及正常國家運動,要求以台灣名義參與國際組織,要求撤廢中華民國;基於選票極大化而固守傳統支持者,避免政治版圖被其他獨派政黨分食;將廢除黨綱與承認九二共識「籌碼化」、工具主義化,換取「台灣不獨、大陸不武」的相互政治承諾。

最後,儘管賴認為兩岸文化同源、利益相依,應以對話替代對抗,但也曾提出兩岸並沒到一家親程度,並提出台灣民族與中華民族並列說法。

「親中愛台」論述主張拓展兩岸全方位交流,有助於消除民進黨給與外界「反中」觀感。問題是,賴又堅持宣稱主張台灣獨立。台獨主張與擴大全方位交流,形成目標與手段的衝突。「親中愛台」之說必須融入兩岸統合願景,在此前提展開全方位交流與對話,始能成為創新性及可操作性的兩岸政策。

柳金財(宜蘭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