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宛芳
趁著假期回娘家,大夥兒到一家知名日式餐廳吃飯。我點了一客章魚燒豬排,滿心期待一口咬下,卻稍嫌乾硬,炸物顏色偏深,疑似反覆炸過,而水果沙拉菜葉很多,但果粒僅有三、四顆,因而有些失望;不過其他甜點、飲料、服務等,整體而言,尚稱滿意。餐畢,服務人員請我們填寫滿意度問卷,我便如實寫上去,心想反正不具名。
想不到笑容甜美親切的服務員前來進一步詢問:「章魚燒豬排是外皮或是豬肉的部分乾硬?」我硬著頭皮回答「都有」;而水果沙拉的部分,我也如實告知果粒太少了。服務生聽完,依舊笑盈盈地對我說:「章魚燒豬排的部分,我們會請主廚改進;至於水果沙拉的部分,我們會向總公司反映。」
聽了服務生的處理方法,我反倒不好意思起來,沒想到他們會這麼積極而謙虛地處理顧客的抱怨,其實我只是略微不滿意而已啊!如果下回來確實有改善,日後我會很願意繼續光顧這家餐廳呢!原來,客人的批評其實是店家進步的動力,如此才有成長的空間,也讓我想到「嫌貨才是買貨人」這句話。
反觀自己,在職場上曾被批評,便因此生氣失志,心想:我都這麼認真努力了,還被嫌棄,真是「做到流汗,被嫌到流涎」。外子則安慰我,無論做得再好,仍有可能被批評,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反省自身缺點,有則改之,無則一笑置之即可,不用耿耿於懷。
從另一個角度正面思考,被抱怨未嘗不是件好事,至少對方願意說出來,是善意的提醒,而不是擺爛、等著看笑話。所以,真的要「聞過則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