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鋒面過境,從南到北超大豪雨不停,很多地方都淹水。由於氣候變遷,激烈天氣隨時都可能發生,我們隨時都要準備好應付與應變。
大家都怕淹水,然而梅雨與颱風淹水實屬正常。民國四、五十年代,哪有什麼「治水」理念與建設,幾乎每次颱風都要淹水,而且一淹就是兩天、三天,等待自然消退。民眾因有淹水警覺,怕淹水的物品,如農產品、食物、衣櫥…等,平時擺設就要墊高,屋內屋外有洞就要堵,有汙物就要清。
現在一遇淹水,財物損失,先怪政府,還要求補償。河道疏濬固然是政府責任,但平時的清汙,不亂倒垃圾,卻是民眾應有的警覺。只要做好防颱防雨準備,自然可將損害降到最低。淹水正是提醒我們天災之可怕,而懂得預防,懂得保育,也是老天爺給我們的教育。虛心面對異常氣候,省思自己,而非全部怪罪政府。洪長源(彰化縣/文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