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樹(中國文化大學講座教授)
巴拿馬總統在六月十二日(台北時間十三日)主動宣布與中國大陸建交,與建交長達一百零七年之中華民國斷交,引起國內不安、無奈、憤怒與撻伐;外交部強硬批評巴拿馬「欺矇中華民國政府至最後一刻」;陸委會也譴責大陸破壞兩岸關係,並表示未來不排除檢討兩岸關係。
蔡英文總統也發表聲明表示「更大的挑戰只會帶來更堅定的意志。」游錫堃前院長甚且說「中華民國邦交國少了,台灣邦交國就出現。」未來是否會有連鎖性之骨牌效應?兩岸關係未來何去何從?事關這塊土地的安危與發展,國人身處其中,海外及關心兩岸關係發展者,必均極為關切。
外界咸認此事是大陸給蔡政府之強烈警告。過去台灣在外交上有美國做後盾,但川普總統訴求美國優先,與中南美洲關係也不好,且美國與大陸正面臨北韓狂人金正恩對區域的威脅,在合作上將有所期待。美國應不像以往一樣支持中華民國。是以,當務之急除要極力避免連鎖性骨牌效應外,如能依循中道,或較有助於妥善處理兩岸關係,也關係中華民國之安危,甚值關注與探討。
從中道觀點,首先須究明真相。兩岸自一九九二年交流迄今,歷經多少風風雨雨。「九二共識」雖是模糊口號,卻也帶給馬政府能兩岸外交休兵、簽訂ECFA,以及開啟一九四九年分治以來,兩岸領導人之首次會面,即國人樂道之馬習會,其主要基礎也是建構在九二共識上。馬習會經雙方密切溝通及精心安排,兩岸完全對等,在一個中國框架下完成協商,會後各自召開記者會口頭表述一個中國之涵義。此種創造性模糊搭起了平台、建構了橋梁,也開啟了兩岸和平和諧的新局。
可惜,蔡政府上台後堅持不承認九二共識,想要以更模糊的口號「維持現狀」來鋪陳兩岸關係,又不願意放棄台獨黨綱,致兩岸互信基礎大為減弱,甚且已完全關閉兩岸官方交流。更不幸的是,中巴斷交可能又將再啟外交烽火,以兩岸外交實力之懸殊,實無異於自陷困境。
我們也發現,凡與大陸建交者都明白表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依此聲明及建交公報所示,游前院長之論點何有實現之可能?蔡總統的「更堅定的意志」,是要繼續維持破壞性模糊的現狀或被迫宣布台灣獨立?我們不免憂心深怕生靈塗炭。
從中道立場,須能無私無我、拋開意識形態、有智慧地處理好兩岸關係,則可化解很多爭執與可能災難。如蔡政府上任後能支持九二共識,並可爭取將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加以具體化、書面化及明確化,則兩岸在一中各表之九二共識下相互尊重,應該就不會有兩岸關係冷凍、外交會有外交烽火出現。
衡諸中道,主其事者應透徹明瞭現況與真相,並拋開意識形態,追求兩岸良性發展之平衡、和諧與究竟、圓滿。如中華民國能繼續存續,民進黨不再追殺他黨,各以崇高政見、理念與價值,爭取人民認同,國家將可逐步迎向更優質之民主體制,也讓中國大陸在未來推動民主化,有較完善的參照範本。大陸如急於統或獨,甚至強推一國兩制,也將加深彼此傷害與誤解,均不合乎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