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簡樸和善的母親──陳徐霞女士 圖與文/陳家子女及媳、婿 |2017.06.18 語音朗讀 224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父親陳國生、母親陳徐霞賢伉儷。 圖/陳家子女及媳、婿 父親與七個子女。 圖/陳家子女及媳、婿 母親和我們六個女兒情同姐妹,自稱是「七仙女」。 圖/陳家子女及媳、婿 文/陳家子女及媳、婿 我們摯愛的母親陳徐霞女士,於六月七日上午安詳往生,享年八十八歲。 在父親離世十多年來,母親一直得到妥善的照顧,雖然是阿茲海默重症患者。六月四日那天一早,她開始呼吸不順暢緊急住院,因呼吸衰竭,七日清晨驟然往生。正值參加佛光山北區萬緣水陸法會內壇佛事的女兒們一一被告知,趕往國泰醫院為母親助念;特別感謝台北道場監院知貫法師、佛光會輔導法師妙眾法師及佛光人等在百忙之中,前來為母親加行助念「彌陀聖號」。 母親捨報之時,正是水陸內壇進行「告赦」佛事,唯一的兒子馬上報名參與內壇,晚上則是最重要的「幽冥戒」。雖然我們內心有極大的不捨,但都暫忍哀傷,安住身心圓滿佛事。住持覺元法師為我們開示:「媽媽正以她最後的身影在教示:『我要再次去受菩薩戒了,你們也要繼續精進喔!』」 母親生育我們六女一子,都是一師一道的佛光人。二十年來我們齊心護持佛光山,成就七個佛化家庭;繼父親之後,今日我們再次以佛教的禮儀為母親送別,在我們誠心地禮拜、觀想中,願母親蒙受諸佛菩薩的加持,能離苦得樂,往生淨土。 一生儉樸、勤勞、純善的母親,把生命全部奉獻給這個家,恩德深遠。她出生在中和「山腳下」,後來到陳家當童養媳。早年在大家庭裡,妯娌同住相處本屬不易,就在父親遠洋服役,受欺的母親沒有瞋怨,她教我們「做人要有肚量」,摻雜了當時還很小的年紀所無法理解的包容與寬厚。 記憶裡,有著烹煮好手藝的母親,每周都做很多的包子、蛋糕等美食,分送鄰居朋友,連我們的同學、同事來家裡,都經常受到母親的款待。只要有親友來訪她總是問:「肚子餓嗎?來吃包子喔!」有時一來就坐滿一桌;兒子的結拜兄弟說:「陳媽媽待我如同自己兒子,我永遠記得她一個西瓜對半切,我和她兒子一人一半」;到了孫子輩,更是「想吃好吃的,找阿嬤就對了」。 母親和我們六個女兒情同姐妹,自稱是「七仙女」。我們各自結婚生子後,她的慈愛仍如江海般源遠流長。我們深深記住母親說:「即使沒有很多錢,也要把孩子照顧得很好。」「家庭就是最溫馨的地方,除了提供飲食關照自己的孩子外,也能讓兒女和人廣結善緣。」 所以我們七位兒女都建立了幸福溫暖的家庭,排行老五的女兒更是把母親的「包子哲學」,帶到溫哥華發揚光大;女婿們說﹕「女兒們都承襲了媽媽的個性;何其有幸,能娶到媽媽的女兒;何其有幸,能當媽媽的女婿!」 媳婦進門之後,母親更像多了一個女兒一樣,媳婦說:「媽媽對我很好,告訴我很多以前的事,讓我完全融入這個家庭,了解家族的歷史。」母親晚年失智,不愛洗澡,卻願意讓媳婦幫她洗澡,成為婆媳之間最親密的互動。 我們是原信仰傳統道教的家庭,因民國八十三年時,家中有小孩生病,開始參加梁皇法會、水陸法會祈福,從經典、禮拜中母親得到法喜,也因此奠定了對佛教的信仰。從此家人陸續親近台北道場、參加法會、聆聽講座外,更加入了佛光會、擔任義工,結下今生的佛緣。 母親識字不多,但她抄寫的佛經字跡娟秀,充滿靈氣。這十四年來,因阿茲海默症的病苦,多少阻礙了她的修行,但母親本性中的良善及清淨,卻不受影響,讚美和感謝的話語,時時從她口中流出,醫生和護士都說她是個很Nice的病人。十多年來,她多次遊走在外忘了回家的路,卻總有很好的因緣,遇到好心的警察、鄰居及計程車司機將她平安送回家裡,我們深信,是因為她過去廣結善緣的緣故,而今當她遭遇險境,也都能遇到很多貴人,給她很好的扶助。 母親一生看似平凡,我們卻在她的為人處世中看到偉大。她教我們要勤勞樸實,讓我們在經營家庭時能享受到「知足常樂」,也告誡我們要信受因果,不要占人便宜,我們因而都能從工作及服務中體認到「施比受更有福」。因生長在艱困的大時代,母親受教育的機會不多,曾自嘆是「青瞑牛」,但她本身的言教及身教,已經是一部最棒的教養書。 母親辛勞無華的一生結束了,也可以說是解脫了;留下的是她堅毅的信仰與精神的財富,更帶領我們走入佛門,這就是她今生最美好的成就。在母親前往淨土的這條道路上,我們七個子女決定助印七套《星雲大師全集》,願以此「法施」功德,再為母親培植更多福德因緣,祝願母親在淨土繼續精進修行,蓮品增上、花開見佛,我們也都會承接她的信仰和德行,在菩提道上持續精進。 前一篇文章 生命我懂了 讓心歸零 下一篇文章 生命畫語 讓心入茶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退休之後2025.05.01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巾幗不讓鬚眉—— 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之三)巾幗不讓鬚眉—— 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之二)小小幸福再多等一些時間記憶的絲找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