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樂》古典樂界畢卡索--斯特拉文斯基

魚簡 |2007.05.09
217觀看次
字級

一八八二年生於俄羅斯,父親是皇家大劇院的男低音歌劇演員,母親家族是富裕的地主。斯特拉文斯基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九歲開始學習鋼琴,後來學習古典音樂的和聲對位元法,並且接觸俄羅斯民間音樂。由於雙親不贊同他從事音樂為終身職業,一九○一年他進入彼得堡大學修讀法律;可是斯特拉文斯基對音樂的熱衷絲毫沒有減退。父親去世後,他毅然放棄法律,決定當一名作曲家。

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在受到俄羅斯芭蕾舞團的注目之後,他開始負責該芭蕾舞團的音樂創作。在一九一○至一九一四年期間,他為該團創作了至今膾炙人口的《火鳥》、《彼得盧什卡》以及《春之祭》,其中《春之祭》被視為原始主義的代表作。這部作品中帶有極為短小的民族風格旋律,大量運用不和諧的音律,加上不對稱的節奏和不斷變換的節拍,將整部作品集合成複雜的整體,讓當時的音樂愛好者聽之變色。

不但如此,為了強調原始民族在祭拜活動中的狂熱舞蹈動作,在樂曲的其中一個段落中,樂團進行強烈而龐大、不同層次的敲擊,豐富的表現出生動和活躍。

這部作品在巴黎首演時,觀眾們對這部作品時而神秘、時而咆哮的反傳統表現手法,認為是一種破壞,繼而引起極度不滿,在劇場幾乎釀成一場暴動。

一九二○年代,斯特拉文斯基逐漸轉向「回到巴哈時代」的創作。他減少了芭蕾舞劇的音樂創作,將重心移到歌劇與室內樂方面,發揮「新古典主義」,同時對爵士樂產生了強烈的興趣。這個時期創作了《俄狄普斯王》和《詩篇交響曲》等代表作品。

隨著他的母親、妻子和女兒相繼辭世,以及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斯特拉文斯基決定離開歐洲到美國定居。當他到了美國後,爵士樂的風格在他的作品中更加顯著。一九五○年代開始運用勳伯格開創的十二音體系作曲,巧妙運用整體序列主義,加上他個人獨特的技法與和聲,形成了與眾不同的風格。

晚年作品減少,重新回到俄羅斯出版大量的訪談錄與回憶錄。斯特拉文斯基的音樂作品至今為人津津樂道,經歷了原始主義、新古典主義和序列主義,被稱為二十世紀現代音樂的傳奇人物,古典音樂界的畢卡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