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指考只剩兩周,萬芳高中地理老師廖振順指出,時間所剩不多,此時考生可拿出曾做過的考卷,針對答錯部分重看,測試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還有什麼不明白的部分,「這是最有效的複習方式」。
廖振順認為,考過的題目,學生往往「會的就會,盲點還是盲點」,此時重看考過的試卷,只看錯的部分,「比翻一遍課本還有效率」。考生可估算一下這兩周打算花在讀地理的時間,再算算有多少舊考卷,計算每天可翻多少份舊考卷。
若要讀課本,他認為,應該好好掌握高三的兩冊地理課本,這兩冊是整合高一、高二的基本內容、原理原則的延伸,加上實際例子的運用,具提綱契領關鍵地位;地理試題重圖表,廖振順建議考生熟讀第一冊,強化圖表判斷,留意等高線、氣候判斷。
談到地理的時事題,廖振順說,大陸倡議的跨國經濟帶「一帶一路」始終是重要議題,考生必須了解與「一帶一路」有關的區域地理,如「克拉運河」對新加坡的影響。
英國脫歐是世界大事,與地理相關的包括哪些國家加入歐盟、那些國家加入申根、那些國家使用歐元等。此外,與少子化相關的人文地理學也可注意,包括扶養比例、人口紅利等。
台灣近年豪雨成災,他建議考生留意土石流相關議題,保括土石流如何形成等,不過到了最後階段,廖振順認為此時不必太刻意準備時事,重點應放在「掌握基本功」。
指考地理經常出現擁有大量數字、圖表的試題,廖振順說,遇到此類複雜、不確定的題目,考生可先跳過。做完其他試題後,再回頭做這些大題目,如此掌握考試速度,可用從容、安心的方式好好解決難題。(系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