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三年前曾爆發不肖業者回收餿水油再製成豬油販售,引發國內民眾恐慌。衛福部食藥署昨日宣布開發出以「植物固醇」為鑑別指標的檢驗方法,能揪出高價的初榨橄欖油是否摻偽假冒,讓不法行為將無所遁形,檢驗方法領先國際;今年三月已發表在《Food Control》國際期刊。
「純豬油不含植物固醇,但餿水油因炸、炒過蔬菜,具高量的植物固醇。」食藥署科長廖家鼎指出,為確認檢驗方法的效果,針對純豬油與劣質豬油檢體進行檢驗,發現純豬油的植物固醇含量大多「未檢出」,但劣質豬油的植物固醇最高可達四百ppm(百萬分之一濃度),兩者落差極大,證實了植物固醇可作為辨別豬油是否混摻回收油的指標。
此外,有「液態黃金」美譽的橄欖油,近幾年深受民眾青睞。廖家鼎說,以往仰賴品油師鑑別等級,缺乏有效的檢驗方法,食藥署花費一年時間,領先國際開發出以「3-單氯丙二醇」鑑別橄欖油等級的檢驗方法,可揪出高價的「初榨」橄欖油是否摻偽假冒?避免消費者受騙、多花冤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