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越南的新住民胡清嫻(左)嫁到台灣後,從國小念到高中,重讀九年書。圖/胡清嫻提供
【本報屏東訊】受少子化影響,不少大學近來積極吸納新住民就讀,擔任總統府國策顧問的新住民胡清嫻來自越南,為了學好中文,嫁到台灣後從頭學起,重讀九年書,上周終於拿到高中文憑,但要念大學,她卻為了學費猶豫不前,她點出,高學費已成新住民上大學的一大難題。
「終於拿到高中畢業證書了」,穿上台灣的高中制服、拿到畢業證書,胡清嫻展現笑容,她說,自己在越南早已拿到高中文憑,嫁到台灣後,為了學好中文,她從小一重頭學起,國小補校三年、加上國中及高中,重讀九年書,這張高中畢業證書對她彌足珍貴。
不過她為了要不要念大學猶豫不決,她說,大學學費高,一學期至少五、六萬,雖然可以助學貸款,但已有家庭經濟要背了,實在沒能力再背債,是不是繼續升學,她還要考慮。
她說,如果他們以僑生身分到台灣念大學,有獎學金、學費減免等管道,可以減輕學費負擔,但是拿到身分證成了新住民後,卻必須負擔高學費,這也讓多數新住民更加裹足不前。
她表示,新住民是台灣不容小看的力量,不該再停留只是向外介紹新住民文化而已,而是應妥善運用新住民人才,鼓勵新住民上大學、被社會所用,讓人才充分發揮。
近年受少子化影響,不少大學積極吸納新住民去就讀,以屏東而言,新住民人口迄今年五月已超過兩萬人,占全國第八位,據屏東縣好好婦女權益發展協會總幹事蔡順柔觀察,有餘力上大學的新住民仍然有限,尚需要多方條件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