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師教導天龍隊員學中文。
圖/南華寺提供
文/閻忻民(北京電視台導演)
完全沒想到,來自中華的文化和宗教,可以在南非約堡一處偏遠的村落生根、開花,帶給當地人一片自由平等和平的天地,雖然只是一個小環境。
台灣佛光山在南非修建的南華寺,已從最初為七、八○年代,為幾萬名來南非投資台灣人服務的佛寺,變成普惠施濟南非當地人和傳播中華文化的基地。
我們今天看到的是一群女生,她們經過面試,從南非各地挑選到這裡,參加三年的學習,課程不是宗教,而是中文、文化、音樂、舞蹈、技能等全方位修養的培訓。因為南華寺的目標之一是教育。
令我驚訝的是,這群十九至二十三歲年齡不等的學生,入校僅兩個月,竟然可以用簡單的中文交流,同時她們已經完全接受中華文化的禮訓,無論坐姿,說話,手勢,以及思惟。而必須強調的是,南華寺沒有像其他宗教那樣,以宗教至上的方式對她們洗腦,而是通過文化引導她們的思惟和行為。佛教教人行善和內省自修的力量,或許正在於此。
來自台灣的徐老師使用很多傳統的教學方式,如同母親般對待她們。在她們身上,我看到的是禮儀和溫和,看不到放縱和焦躁。住持慧昉法師給她們的名字都是「天」字輩,意為給她們一片天空,讓她們成長飛翔。
中華文化如果能這樣在世界傳播,才是對世界的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