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復興鄉的拉拉山上,有很多種植水果的農戶,每當水果收成時,就常看見果農開著自己的小貨車,載著整車的水蜜桃、蜜蘋果到山下的路邊或傳統市場口販售,有時也會看見中年婦人在路邊擺了個小攤子,販賣高山蜜蘋果,因為蘋果好吃,所以生意都還不錯。圖/取自網路
桃園復興鄉的拉拉山上,有很多種植水果的農戶,每當水果收成時,就常看見果農開著自己的小貨車,載著整車的水蜜桃、蜜蘋果到山下的路邊或傳統市場口販售,有時也會看見中年婦人在路邊擺了個小攤子,販賣高山蜜蘋果,因為蘋果好吃,所以生意都還不錯。圖/取自網路
文/維尼老師
桃園復興鄉的拉拉山上,有很多種植水果的農戶,每當水果收成時,就常看見果農開著自己的小貨車,載著整車的水蜜桃、蜜蘋果到山下的路邊或傳統市場口販售,有時也會看見中年婦人在路邊擺了個小攤子,販賣高山蜜蘋果,因為蘋果好吃,所以生意都還不錯。
有一天,拉拉山上的A農婦和B農婦一起帶著自家的蘋果到山下擺攤,兩人的蘋果加起來共有一千顆,但是兩人各賣各的,賣的單價也不一樣,結果傍晚兩人全部賣完後,竟然賣了一樣多的錢。這時A農婦說:「我要是有妳那麼多的蘋果,我就可以賣一萬八千元。」B農婦回說:「我要是有妳那麼多的蘋果,我只能賣八千元。」請問:兩人各帶了多少蘋果下山販賣?
解答:
這個問題線索不多,想解出答案需要運用一點代數的技巧。我們假設兩人帶的蘋果數量比是a:b,重點來了,因為兩人賣了一樣多的錢,所以兩人的蘋果單價比剛好倒過來,是b:a,這樣一來,兩人賣得的錢都是ab。
接下來,因為A農婦說:「我要是有妳那麼多的蘋果,我可以賣一萬八千元。」B農婦說:「我要是有妳那麼多的蘋果,我只能賣八千元。」意思就是把兩人的蘋果數量調過來,這時A農婦和B農婦的蘋果數量比變成b:a,所以兩人賣得的金錢比是b×b:a×a=18000:8000=9:4,很明顯的,b:a=3:2。所以,A農婦帶了四百顆個蘋果,B農婦帶了六百顆蘋果。
運用代數來解題,這個題目其實並不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