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歲月的 海牛主人

圖與文╱潘樵 |2017.05.31
3145觀看次
字級
海牛主人李福相大概養過十五隻牛,可謂經驗豐富。至於目前還跟在他身邊的牛隻是一頭母牛,已經有十六歲了,由於體色偏白異於常見的赤黃色澤,因此被稱為「小白」。圖╱潘樵

文與圖╱潘樵

海牛主人李福相大概養過十五隻牛,可謂經驗豐富。至於目前還跟在他身邊的牛隻是一頭母牛,已經有十六歲了,由於體色偏白異於常見的赤黃色澤,因此被稱為「小白」。

二十一年次的李福相,高齡八十六歲,是目前芳苑所有海牛主人中年紀最大的,加上他的海牛體色偏白,在當地相對的少見,使得李福相成為芳苑海牛最佳的代言人之一,經常接受一些機關學校或是新聞媒體的採訪。

李福相敘述家中海牛的歷史,他說早在他阿公的年代,家族就已經落腳彰化濱海的芳苑,不過一直到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之後,家裡才開始養牛。但是剛開始,父親並捨不得讓牛隻下海去運蚵,都是藉由人力來回挑蚵;然而那樣的工作實在太辛苦了,後來隨著鄉裡牛隻下海工作的風氣漸盛,李福相家裡的牛才慢慢透過訓練而成為海牛。

台灣光復之前,李福相曾經讀過三年的書,後來為了幫忙家計只好輟學,當時才十來歲的李福相不但要照顧牛隻,還得跟著家人駕著牛車外出工作,至今已經勤奮打拚七十餘年了。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他大概養過十五隻牛,可謂經驗豐富。目前還跟在他身邊的是一頭母牛,已經有十六歲了,由於體色偏白,異於常見的赤黃色澤,因此被稱為「小白」。

李福相二十二歲時與小他一歲的李洪耍結婚,婚後育有四男一女,目前內、外孫有十幾位,曾孫也有數名,整個家族人丁興旺,但是位於風頭水尾的芳苑,畢竟工作機會不多,加上從事養蚵的工作十分辛苦,李福相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便極力鼓勵他們,有機會就要到外地去追求發展。因此只要孩子們肯讀書,再怎麼辛苦也全力栽培,那是一種父母對子女絕對的呵愛與期許,即便日後子女都不在他身旁也心甘情願。

其實,李福相在婚後曾經有機會可以到台北發展,當時妻子的娘家舉家搬到台北定居,同時在中正區的龍口市場準備了一個菜攤要給李福相做生意,但是李福相說:「那家裡怎麼辦?這可是沒天良啊!」原來李福相家裡有九個兄弟姊妹,大哥患有羊癲瘋痼疾,排行老二的李福相只好承擔起長子的責任,拚命地工作賺錢以養家活口,而這種負責任的個性,讓他完全不敢有離家的念頭,也就錯失更好的發展機會。

就是為了增加收入,在芳苑一帶的蚵農往往都要身兼好幾分工作才行;民國五十一年時,李福相也到台南安平訂製了一艘檜木做的柴船,用來航行到近海捕魚。當時芳苑一帶大約有二十幾艘那樣的船隻,然而,捕魚的工作也只維持八年左右,後來就因為環境的改變以及漁獲不敷成本而作罷。

沒有出海捕魚之後,李福相利用那幾年賺來的錢買了附近田地來耕作,開啟了他之後半蚵半農的生活。儘管如此,絲毫沒有改變他們勤奮的習性以及生活的辛苦,尤其是蚵田要採收的季節,夫妻倆更是忙到天昏地暗,經常是半夜凌晨就得起床,然後李福相到海裡收蚵,李洪耍則在家裡剝蚵,兩人忙完之後還要繼續到田裡工作,根本就沒有休息的空檔。

曾經有記者問他,如果有下輩子,還會想要過這種生活嗎?李福相斬釘截鐵地回答:「如果還要投胎,大家一定都想出生在有錢人的家庭吧!只有傻瓜,才會選擇這樣的生活,那是出世來過苦日子的。」

所謂「把吃苦當作吃補」,既然苦日子無法避免,就只好接受它、適應它,芳苑的蚵農們都是如此,在面對生活中的諸多磨難之後,除了練就出勤奮儉樸的個性之外,還養成一種樂觀與豁達的生活態度,從李福相與李洪耍這對夫妻的身上,我們就清楚地看見這樣的特質。

李福相的住家是一座三合院,右側的廂房最外頭的那間是他的牛隻小白的房間,這跟其他農家一般將牛舍安排在屋外是截然的不同,顯見李福相對牛隻的高度關愛。

李福相夫妻愛憐的表示,夏天時,擔心牛隻會悶熱不舒服,牛舍裡的電風扇就讓它開一整天;寒冽的冬天,一樣有保暖的措施。這樣的照顧在我們看來,夫妻倆根本就把小白當作是家人一樣看待,於是讓牠住進家裡房間也就不足為奇了。

去年二月,在暖暖的冬日午後造訪李福相,大夥坐在屋外庭院喝茶閒聊,儘管歷經了既漫長又艱辛的苦日子,但是從夫妻倆自然的互動與親切的神情看來,他們早已將生活中的諸多苦難轉化,如同眼前的茶湯一般,入口之後也許曾經苦澀,卻已慢慢地生津回甘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