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在鹿港舉行「工藝作品宴祖師」,共席開一百零八桌,展示超過五百件工藝作品,圖為米粿雕,雕出的昆蟲栩栩如生。圖/劉明岩
【本報彰化訊】為紀念巧聖先師魯班公誕辰,朝陽鹿港協會昨天在鹿港文創會館集會堂舉辦傳統祀典儀式及「工藝作品宴祖師」活動,以傳統「看桌」方式展示一百零八桌、超過五百件知名工藝家作品,雖然鹿港下起大雨,仍吸引大批民眾觀禮、欣賞。
農曆五月初七是巧聖先師誕辰,朝陽鹿港協會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包括巧聖先師祀典、工藝作品宴祖師、鹿港巧聖先師會跋爐主及酬神舞台等,其中,昨天的祀典儀式是由文化部政務次長楊子葆主祭,並依傳統習俗獻上班門五寶「文公尺、墨斗、斧頭、大鋸、規矩」,展現對祖師的崇敬。
鹿港魯班公宴創辦於民國八十五年,是結合傳統工藝及宗教信仰的藝文活動,成為台灣唯一以工藝作品為「看桌」祭祀祖師的文化資產活動,因「巧聖先師祀典」、「工藝作品宴祖師」極具文化資產保存價值,民國九十七年獲彰化縣政府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
「工藝作品宴祖師」邀集作品涵括人間國寶、榮獲國家工藝成就獎、薪傳獎得主及來自全國各地知名工藝家,提供漆器、燈籠、木雕、錫雕等各類精緻細膩作品,像鹿港知名的工藝大師李秉圭、施鎮洋、陳萬能、施至輝等人作品,也在其間,並有唯妙唯肖的米粿雕等,均吸引民眾駐足欣賞。
朝陽鹿港協會總幹事黃志農指出,祀典儀式中的兩位禮讚生、五寶侍者、十大護法等執事人員,皆是工藝界知名工作者,「辦工藝作品宴祖師活動的基本條件,就是地方上必須有眾多的傑出工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