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野遊蹤 布農族部落 生活旅行 圖與文/糰媽 |2017.05.26 語音朗讀 210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武陵村的紅藜田。圖/糰媽 AiGu介紹鸞山部落的地景與文化。圖/糰媽 阿布絲工坊的編織課程。圖/糰媽 誠實商店販售二手商店幫助兒童課輔。圖/糰媽 文/糰媽 二○一七,台灣五年級小學生可以清楚地回答出「台灣有幾個法定原住民族」,然而再問:「二○一八時原住民會有幾個法定族群?」卻回答:「不知道,因為世界每天都在改變。」 我小學時,九族文化村才開幕,「九族」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定數。這也說明了,孩子們正面對一個變動的世界。那該如何讓孩子變得具有國際觀、更能適應未來的多變呢?我選擇帶孩子嘗試各類活動:登山、露營、自助旅行、假日農夫等;其中,不用出國且能實際培養孩子國際觀的是——「部落生活旅行」,選擇一個部落,停留至少三天,即使去過了也還可以再次造訪。 台東延平鄉以紅葉少棒隊聞名,一年暑假,兒子參加宇宙兄弟棒球隊——台東延平鄉棒球交流,在紅葉、永康、巒山、桃源、武陵等部落間活動。酷熱的夏天,我們寄宿在永康布農族大姐妮娃家。 妮娃家是簡約的水泥平房,部落很少有冷氣設備,他們多在房舍住家前搭設的頂篷下與涼台活動,屋前的半公共空間,是部落家庭煮飯、用餐、遊戲、烤火與談天的場所,妮娃家的頂篷下還架設了一個孩子最愛的盪鞦韆。 夏天,妮娃提供涼蓆讓我們舖睡在客廳地板,孩子肯定也很熱,在都市吹慣了冷氣,來到部落,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舒舒服服地睡著。幸好,孩子適應力比大人好很多。夏日晚上,戶外半露天涼台比室內清涼許多,我睡在涼台上,早上醒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山景,這是部落生活的常態。 另一次旅行,帶著家族老小定點停留在延平鄉桃源村比砂麓民宿,主人阿布絲是一位布農編織老師,經營阿布絲織布工坊。阿布絲的徒弟帶著孩子們進行布農織布體驗,從配色、規畫織線的數量、繞線等等,與孩子一起討論,慢慢地、悠閒地、一點一點地編織織帶,前後花了五到六個小時完成。也只有在當地住上個兩三天,才有可能邊旅遊邊學習織布。 而在拜訪鄰村鸞山部落的布農族大姊AiGu時,了解到鸞山村部落過去是被日本人強制從山上遷移到此,並且強迫學習種植稻米,但因為鸞山沒有充足的水源,於是族人手工挖掘了鸞山湖,做為蓄水灌溉以及養魚使用。AiGu說,當她還是小學生時,部落家庭會用股分方式一起在鸞山湖養魚,每家人輪值以剩菜剩飯餵魚,等到長大成熟時,大家再合力抓魚;因為當時沒有電,因此漁獲多用煙燻等方式來儲存。 AiGu還帶我們認識部落勇士阿勇,他是穿山甲專家,常協助學術單位進行研究。進入阿勇的土地後,他進行了布農族向祖靈禮敬的儀式,敬山、敬祖靈、敬耆老,也敬家中女性——阿嬤、媽媽、媳婦。布農族敬拜祖靈的儀式是那麼的真實,在三代成員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論是到訪多遙遠的國家或城市,如果無法傾聽、融入當地生活,那孩子可能只看到表象,如同背誦課本知識一般有距離感;若能從台灣開始,透過生活旅行的機會,學習適應不同環境,尊重不同文化,理解不同於自己的生活態度,這就是最棒的親子責任旅行。 責任旅行 責任旅行(Responsible Travel),也稱為永續旅行(Sustainable Travel),是指在環保與綠色旅行之外,旅人或旅遊業者能貢獻自己的專業、時間或金錢,照顧旅遊地的社會文化與社區經濟。說得簡單些,就是把旅遊地當成自己的家鄉來關懷,一種融入在地的旅遊方式。 前一篇文章 生活快門 白金戒指 下一篇文章 4、5月徵文 我行我素 因旅行而結緣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3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4【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5【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6【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7人間佛教學術工作坊 探索實踐路徑2025.05.0308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9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2025.05.03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生活快門】豬寶寶喝奶囉【苦盡甘來】倒吃甘蔗的人生【生活快門】遇見水風鈴【美好體驗】小蛋糕大驚喜【情緒漩渦】放自己一馬【生活快門】 誰最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