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原本是為了遠離五瘟神的民間習俗,後來由於屈原憂國憂民投江自盡,為表彰其愛國情操,很多民俗活動陸續與紀念屈原相連結。如包粽子、划龍舟、佩帶香囊、懸艾葉菖蒲等,每項活動均具有祈福與避邪的正面意涵。
迎接端午節,如能做好下列事項,將更具有意義。
一、彰顯民主價值與生命教育:紀念屈原,吾人除體現自由、民主的真諦之外,亦應重視生命教育,「殉道」固然可歌可泣,但生命的「存在」才能實踐理想,弘揚生命光輝。
二、重視環境衛生掃除髒亂:原本端午節的意旨,即在驅除各種病媒瘟疫,提醒民眾夏天最易造成疾病傳染,因此特別要留意環境衛生。近年來,台灣夏天屢屢發生各種疫情,如登革熱、腸病毒等,吾人應引以為鑑,利用這段時間徹底整頓環境衛生,掃除髒亂,做好預防,對維護全民健康必有正面助益。
三、將民俗與運動相結合:不少單位配合端午節舉辦划龍舟比賽,將民俗與運動相結合,非常具有時代意義;划龍舟不但可運動強身,而且可培養團隊精神,提倡運動風氣,而且藉由邀請國際隊伍的共襄盛舉,提高台灣的能見度,有利於發展觀光,宜妥為規畫,廣為宣傳,期獲加乘效果。
龍舟競渡,粽葉飄香,端午節是具有歷史意義的節日,中央與地方政府,應發揮創意,舉辦各種活動,讓端午節能更具多元而豐富的意義。
潘憲榮(新北市/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