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中國大陸建國以來,最大規模主場外交峰會,也是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大陸所舉辦的規格最高國際會議。
毫無疑問,這個峰會勢必成為大陸外交的一個里程碑。
中國大陸倡議「一帶一路」已有四年之久,但並非流於空談沒有進展,過去的一年就有大陸與巴基斯坦經濟走廊旗艦項目——瓜達爾港的正式營運,以及中亞哈薩克斯坦工業園區啟動、中歐鐵路運輸的運力和路線明顯增加、馬來西亞深水港的籌畫等。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把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作為是大陸「十三五」規畫的重要內容之一,從擴大內需增長點和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作出了重大戰略部署。「一帶一路」已經是大陸對外開放新局必須貫徹的重要政策。
也就是在這種背景之下,大陸召開了「一帶一路」高峰會,主要的原因就是必須在這個關節點上,把原先由大陸主導,其他參與或受到影響國家,只是在等分一杯羹的狀態,改變為大家同心協力,共同合作完成的任務。
有關這一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在會上做了完整的闡述,特別是他再度重申「一帶一路」的「六不」,以安定有些國家至今為止,還對大陸推動「一帶一路」所存有的疑慮。
這個「一帶一路」的「六不」是:不是另起爐灶、不會干涉他國內政、不會輸出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不會強加於人、不會重複地緣博弈的老套路,以及不會形成破壞穩定的小集團。
但不管怎麼說,「一帶一路」畢竟是大陸起頭,想要貫徹完成,大陸也還必須要起到火車頭作用。這一點,許多歐美國家是相當吃味的,而且早就擺明不願「共襄盛舉」的態度。所以,這次參加峰會的,大多是「一帶一路」沿線的東南亞、中亞、南亞、非洲國家,真正大國領袖只有俄羅斯總統普亭。
但這並未減損峰會的重要性,特別是原先一直採取「抵制及故意忽視態度」的美國,竟然在會前出人意料地「臨時」決定派出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波廷傑出席。波廷傑的層級雖然不算很高,但對照美國先前對「一帶一路」的輕蔑態度,能派出代表,已經是令人矚目的驚人轉變了。
而且波廷傑也在會上做了態度積極的發言,指出美國企業能提供落實「一帶一路」項目所需的產品和服務,有落實國際基礎設施項目的長期經驗和良好紀錄,並已做好參與「一帶一路」項目的準備。他也宣布,美國駐華大使館和美國企業攜手成立了「一帶一路工作小組」,為美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進行協調。
美國的態度轉變,當然對許多國家有指標意義。從這一層來看,習近平希望為大陸樹立起新一代世界大國,以及願意分享改革開放成果國家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算是成功了。
梁東屏(泰國/東南亞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