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感嘆,大學生品德教育需加強,尤其是國民基本禮儀。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大學生不懂生活禮儀?跟導師吃飯遲到、老師未到學生自己先吃、搭便車時把老師當司機、寄e-mail給老師別說用敬語,連稱呼都省略。不少大學教授感嘆,「大學生品德教育需加強,尤其是國民基本禮儀」。
台大政治系教授葛永光說,有次他請學生吃自助餐,進餐廳看到有3、4位學生先到,而且已經「開吃」。
不只大學生,有些碩博生也不懂國民禮儀。葛永光有次順道載1名博士生,學生打開後車門,一溜煙鑽進後座,他問學生為何坐後座,「是否把老師當司機?」沒想到學生回答說,「不是坐後座才表示對老師較尊重嗎?」
「我們都很怕學生!」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系全英語學士班主任包正豪說,很多大學生是自我中心,半夜在宿舍唱歌,被糾正時還回嗆「宿舍是我的空間」,絲毫不覺得侵害到別人;在跟校長、院長座談,學生發言時不會先自我介紹,直接說:「我有問題要問你」。
包正豪說,1990年有首歌的歌詞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當時引起軒然大波,因為社會價值不允許;現在的大學生已變成「怎樣都可以」,還嗆老師「要去媒體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