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朗保護區「小丑島」生態豐富。
圖/東管處提供
東管處在石朗漁業保護區,記錄綠羽珊瑚等體外孵育生殖景象。圖/東管處提供
【本報台東訊】台灣珊瑚礁學會最近在綠島石朗漁業保護區調查海域生態,記錄三種珊瑚於母體內孕育受精卵,再釋出照料的生態影像,令人驚奇,也為綠島海底世界創造美麗的生命力。
綠島近年來遭受多場風災及汙染事件,目前已恢復生命力,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洪東濤表示,每年四、五月下潛綠島石朗,就能看見根叢軟珊瑚、褐異軟珊瑚及綠羽珊瑚孕育新生命的獨特景象,他表示:「這是季節限定,且完全不同於墾丁。」
洪東濤指出,春末夏初是珊瑚孕育下一代的季節,許多潛水者都會到墾丁潛水,欣賞珊瑚排放卵子、精子,但也要「碰運氣」才能在特定時間看見體外受精的繁殖景象。
這次團隊在綠島所拍攝的珊瑚繁衍方式與多數珊瑚不同,母體孕育受精卵再釋出照顧,難得一見,且因珊瑚寶寶會在媽媽身邊待五天至七天,直到長成長條形幼體才離開,潛水者能在宛如生態教室的海中盡情觀察。
許多綠島潛水員每年都會固定參與這些珊瑚的育兒大事,下潛石朗等海域觀察及欣賞其孕育後代的美麗姿態;一顆顆白圓狀的珊瑚寶寶環繞母體,十分吸睛,不僅為潛水客帶來驚喜,更成為綠島最珍貴的海底觀光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