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提勒森本周邀請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十國外交部長訪問華府,並就貿易、南中國海領土紛爭、犯罪等相關議題進行會談。
這個舉動,是美國總統川普上任百日之後,針對東南亞區域的一個相對顯著的外交動作。
大家也都想要藉之觀察,川普政府是否會延續前總統歐巴馬所定調的重返亞洲政策。
不管從哪個角度說,這都是一次重要的活動,東南亞國家的外交部長,想必也都樂意在這個場合上曝光,跟美國國務卿平起平坐。
然而有意思的是,身兼外交部長的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卻以另有要務為由,婉拒前往,只派出國家安全顧問當敦與會。
眾所周知,翁山蘇姬是緬甸實質上的領導人,身兼外交部長的最重要考量就是可以列名真正的權力機構「國家安全委員會」。也許翁山蘇姬自認為已是國家領導人,不需降尊紆貴去和提勒森晤面,但許多對政治敏感的人,還是認為翁山蘇姬此舉,似乎有繼踵菲律賓、柬埔寨之後,開始採行疏美傾中政策。
翁山蘇姬口中的「要務」,不過就是要與歐盟高層人員會面。她已經排定五月中旬要前往中國大陸參加「一帶一路」會議,緬甸總統廷覺也才在上個月赴大陸進行六天的國是訪問,簽訂了包括貿易、基礎建設、邊境合作等協議,還有眾所矚目的,從緬甸若開邦皎漂港直通大陸雲南的原油輸送管道協議。
翁山蘇姬上個周末前往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參加東協領袖高峰會,這個峰會的一個亮點就是在總結會議的主席聲明中,刻意刪除了指涉大陸在南中國海填土造島、設置軍事設施的字句。根據了解,緬甸方面顯然並未就此刪除提出異議。
還有就是,美國總統川普自上周末以來,密集與東南亞國家領袖通電話,而且發出明確消息指稱,川普已經邀請菲律賓總統杜特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泰國總理帕拉育訪美。但緬甸這一方卻靜悄悄,甚至沒有川普與翁山蘇姬通電話的消息傳出。
凡此種種,似乎都說明了緬甸已從長期對大陸並不信任的政策中逐漸轉彎。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緬甸與華府關係轉壞。
事實上,緬甸先前長期由軍政府掌政,跟美國的關係本來就不好,雙方關係改善,也只是這幾年的事。
但可以肯定的是,緬甸與大陸的關係,是往著愈來愈好的方向前進。
梁東屏(東南亞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