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關注朝鮮半島的四月風雲,歷經四月十一日北韓最高人民會議,到十五日的「太陽節」,迄二十五日的「建軍節」,期間美中、美日持續密集的熱線及軍事部署,戰爭似有一觸即發的可能,目前美日韓的軍事整備已箭在弦上,就待北韓的「妄動踩紅線」。
有關朝鮮半島的問題,從美國總統川普歷次相關的談話和近期主動積極與中、日的戰略磋商,可以理解美方「熱切渴望」藉此機會徹底解決朝鮮半島問題,如此,一可以長久穩定東北的局勢;二可以創造重新盤整更有利的東亞戰略布局的機會。
反觀中方,除了強調堅持實現半島「無核化」的目標外,也再三呼籲各方冷靜、克制,避免戰火,其表現出的態度僅能以「謹慎小心」來形容,畢竟未來朝鮮半島的事態演變,至關重大。
北韓問題,美、中雙方各有盤算。美方,最起碼的目標,希望大陸發揮最大影響力,有效遏制北韓種種的武力挑釁和核武建置,確保美國及其盟邦的絕對安全。
終極目標,置於拔除金氐王朝,瓦解北韓政權,實現朝鮮半島統一。中方,在確保北韓政權安全、維持戰略緩衝區存在的原則下,達到朝鮮半島無核化的目標,才能排除外部勢力的干擾,全力發展經濟。
台灣位處東亞核心地帶,美、中在東北亞的戰略布局和安全、利益考量,都與我存在著極大地緣政治的關聯性,政府必須隨時掌握區域內最新動態,才能即時做出精準判斷與有利反應。
張漢平(高雄市/政治大學外交系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