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千二百年前,在唐朝的首都長安,就曾舉行過一次盛大的博覽會。
唐玄宗時,京兆尹(相當於後來的首都市立)韋堅,還兼水陸轉運使,為了顯示政績、取悅皇帝,他用兩年工夫,在長安城外鑿成一個人工湖,面對皇宮裡的望春樓,三百條船在湖中擺開,每條船都標明郡名,陳列該郡特產。如廣陵(揚州)的錦、銅器、綾;會稽(紹興)的羅、吳綾、絳紗;南海的玳瑁、象齒、珠琲、沉香;豫章(江西)的力士瓷飲器、茗鐺、釜;宣城(皖南)的空青、石綠;始安(桂林)的蕉葛、蚺膽、翠羽;吳郡(蘇南)的方文綾等等。
據《新唐書》的記載,很多新鮮東西都是「關中不識」,因此「觀者駭異」。船上的篙工舵師,一律「大笠、侈袖、芒鞋」,數百名青年男女,穿著鮮艷的服裝,立在船頭齊唱新編的〈得寶歌〉,「鼓吹合作」。可見這個博覽會排場很大,內容豐富,花樣翻新。
這樣的博覽會,在古代中國可說是空前絕後。據說韋堅在那樣博覽會上還取諸郡輕貨,獻給皇帝,於是龍顏大悅,韋堅得以加官晉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