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用鼻梁一陣猛撞,樹上落果紛紛而下,非洲大地上展開一場歡樂的美食饗宴,各種動物之間彼此忘記「誰是誰的天敵」,和樂的共享酒醉飯飽的盛宴……
最近在手機社群瘋傳一個短片,只見影片中的各種動物,爭相吃著大象從樹上搖落的果子,不一會兒,不論大型動物或小型動物,就像酒醉飯飽般,個個醉態可掬,走路東倒西歪,甚至走著走著就成了「路倒」遊民,直到第二天太陽高掛天空、大地熱氣蒸騰,動物才逐漸睜開惺忪雙眼,搖頭晃腦的慢慢走開。
平等共享美味落果
這整個過程,最令人驚訝的,莫過於不論是個性和平的大象,脾氣不佳的犀牛家族,一整群移動而來的羚羊、超級狠角色的食物鍊頂端物種獵豹、全身都是尖刺的豪豬、機伶頑皮的猴子,身高僅二十多公分的狐,看到其他動物只能跑給人家追的松鼠,脖長腿長居高臨下的長頸鹿、平常多半高踞樹枝上的鳥兒,或是眼神銳利尖嘴利爪的老鷹,擋到牠前進會直接衝撞上去的駝鳥,或是看起來幾乎沒有自衛能力的毛毛蟲……竟然都暫時無視於其他動物的存在,一心一意的撿拾落果,嘴上不停的連咬帶啃,吃得不亦樂乎,直到心滿意足才拖著不穩的腳步蹣跚而去。
這其中,看起來一臉精明的猴子家族,似乎是最為貪吃的動物,不但在大象還沒替大家搖下果實,就搶先一步爬上樹梢又急又快的摘果享用,當眾家動物都逐一離去後,猴子還是繼續吃個不停,直到頭腦昏沉、意識矇矓、舉步維艱,走路沒有方向感,彼此互相撞成一團,最終一個踉蹌,搖晃兩下,不省人事的軟癱在地,睡到不知東方之既白……
酸甜果實魅力難擋
原來,這種原生於肯亞及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一帶的馬魯拉樹,和芒果樹同屬。當它在每年二、三月成熟時,會散發誘人的酸甜香味,對大象及其它動物形成無法抵抗的吸引力。
據科學家研究發現,馬魯拉果成熟時會產生一種類似發酵酒的成分,酒精濃度還比啤酒略高,歐洲人取其果液再發酵蒸餾後,加入奶油便是一種開胃甜酒,難怪大象及其他動物飽食馬魯拉果後,會不由自主的東倒西歪,彷彿喝醉一般!
馬魯拉樹長得又高聳又粗壯,除了猴子有辦法爬上去摘果享用外,一般動物根本只能望果興嘆,唯有大象可以有力的鼻梁猛撞樹幹,將樹上成熟的果子搖落地面,所以這種樹又名「大象樹」。
大象樂為眾生服務
有趣的是,大象也真是宅心仁厚,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不在乎多出點力氣替其他動物代勞,所以影片中看到大象對著馬魯拉樹的樹幹一陣猛撞搖晃,叮叮咚咚落下幾百顆馬魯拉果,接著才慢慢用長鼻子捲起果子塞進口中。而其他動物看到滿地的落果,也忘記天敵就在一旁,紛紛一擁而上,各自取而食之,就連生性膽小的狐、松鼠,此時也忘了害怕,以小小的牙齒咬下果肉大快朵頤。
馬魯拉樹被非洲當地人稱為「生命之樹」,甚至譽為「非洲瑰寶」,原因在於非洲雖然氣候乾旱,最多只有一片片莽原,但馬魯拉樹依然在貧脊大地蓬勃生長,每棵樹上的果實量多達數百顆。每當果實成熟時,果皮為淺黃色,果肉為白色,核仁則像堅果般可口,整顆果子發出酸甜香氣,吸引大象不由自主走向它,而其他小型嚙齒動物也會跟著大象走,等待美味豐盛的一餐。
頑強生命力抗旱雨
馬魯拉樹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能夠對抗嚴酷的乾旱及耐受暴雨傾盆而下,所以不僅是動物營養的食物,對南非人而言也是重要的食物及釀酒來源,更是豐富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的來源。至於愛美的歐洲仕女,則咸信馬魯拉果可提供絕佳的肌膚滋養、再生與修護的保養成分,也是防曬及減少孕婦妊娠紋的聖品。
馬魯拉樹的外皮可以預防和治療非洲可怕的瘧疾,樹內皮浸泡後,可以減緩蠍子和蛇叮咬的疼痛,咀嚼樹葉則可以幫助消化和治療火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