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燈立大溪報導】畫家謝志成以桃園縣大溪鎮的人文風物為創作意象,並將知名的歷史景像,透過耆老口述的方式,追尋昔日「崁津八景」之美,透過畫筆詮釋人文意涵。此一展出即日起至十三日,在桃縣大溪鎮仁愛路二之一號二樓的大溪展示館展出。
畫家,也是大溪國中美術教師的謝志成表示,由於大溪鎮是昔日依山傍水的河港古街,它蘊涵著豐美人文;而天然河階地形造就美麗多變的景觀,此一景觀也因一年四季當中作更替;他讚歎大自然造物之美,更是藝術工作者師法的最佳導師。
由於,古河港鋪陳文化新生命;謝志成表示,漢人初到大嵙崁(大溪舊名),即以「水」發展成街巷,而人與貨物的往來即以水為媒介;因此,謝志成透過畫筆,展現出崁津八景水域中的:飛虹臥波、崁津歸帆、溪園聽濤、蓮寺曉鐘、鳥嘴含煙……等多件人文意象深入的作品。
出生南投縣魚池鄉的謝志成,從小與水和牛為伍;他回憶騎在牛背上數白鷺鷥的時光,那悠揚自在的日子,今日已不復見;他說,可能是環境使然,除了以大溪人文美景創作外,他也選擇了與童年生活較密切的環境為主題。
謝志成此次創作媒材以:水彩、油畫為主,共展出二十七幅相關大溪為意象的畫作。他說,希望透過繪畫,致力保存大溪的人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