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情緣
圖/帕米諾
這是我們介紹的第二部黏土定格動畫,由真人真事改編,故有點灰暗,但訴說了非常重要的道理。
瑪莉是個住在澳洲墨爾本的八歲小女孩,不討喜的長相讓她覺得自卑。她有一個成天把自己關在倉庫做標本的父親,和酗酒成性的母親,她的日子過得無趣又貧乏。
有一天,瑪莉心裡出現一個疑問:「美國的小嬰兒是不是和澳洲一樣,是從啤酒杯裡跑出來?」她撕下電話簿的一頁,寫了一封信給美國的某個陌生人:麥克斯,他是個焦慮、看不慣任何不規律事物、大約有一百五十公斤重、喜歡用熱狗夾巧克力吃的四十四歲中年男子。
就這樣,瑪莉和麥克斯開始了長達二十年的書信友誼。
電影中絕大多數篇幅,主要靠著兩位主角的口白來了解他們的人生:他們都很孤單,對於生命中過多的怪事和疑問,只能依靠素未謀面的朋友傾訴,雖然中間發生過許多事,讓書信來往幾度中斷,然而瑪莉和麥克斯從來未曾忘記他們不完美的好友。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可能變得很糟,瑪莉歷經了不快樂的成長過程,結婚後還被丈夫拋棄;麥克斯患有亞斯伯格症,些微變化都會讓他膽戰心驚,還差點在一宗意外中被指控謀殺、被送進醫院強制治療他的精神疾病等。
類似的遭遇都有可能發生在你我身上,大多時候我們其實無法招架,只能獨自面對。於是,在觀賞完這部電影後,誰都必須理解的是:生命是不完美的,人是不完美的,世界上只存在不完美的萬物,我們得學著去接受這些缺陷、學著接受自己和任何人與生俱來的模樣。是這個道理,讓瑪莉和麥克斯的友誼得以長久且忠實。
麥克斯給瑪莉的最後一封信裡的一部分內容:
「妳跟我一樣並不完美,沒有人是完美的,包括那些在門外亂丟垃圾的人……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缺點,它們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只能接受,但我們能選擇自己的朋友,而我很高興選擇了你。」
人生最終會留下來陪伴自己的東西很少,如果能在那之前找到一個願意包容你的任何缺點,和你分享一切好與壞的好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