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籍法修正,婦女團體昨天舉行無菌身分證記者會,抗議新制新住民移民歸化申請身分證需「無不良素行」認定辦法。圖/曾吉松
【本報台北訊】《國籍法》日前三讀通過修法,有關新移民歸化資格的「品格不端」換成「素行不良」,新住民團體認為將造成入我國國籍困難度增加許多,「每張身分證都得是無菌的」。
前天內政部與新住民團體討論訂定「歸化國籍無不良素行認定辦法」草案,引發新住民團體質疑,昨天到立法院抗議,希望把國籍法取消認定較模糊的「素行不良」,留下較客觀的「警察刑事紀錄證明之刑事案件紀錄」。
勞動人權協會執行長王娟萍說,全台有五十多萬位新住民,有身分證的約二十多萬,一旦通過「不良素行認定辦法」,將有二十多萬位新住民受到影響;「該草案開宗名義就指出對歸化我國之外籍人士之行為採較高之標準」,新住民若要申請身分證將十分困難,而國籍法也規定如果新住民在取得身分證前有素行不良,將可撤銷身分證,「根本是無菌身分證」。
來自柬埔寨的南洋台灣姐妹會執行祕書李佩香說,原本爭取修正國籍法「品行不端」的模糊規定,但改成「素行不良」一樣也是模糊的用詞,且內政部認定辦法中,更把未撫養小孩認定為素行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