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重修連結 候鳥光臨溼地

 |2017.04.11
1118觀看次
字級
村民不分老少,合力把藝術作品〈連結〉重建回來。圖/觀樹基金會提供

【本報雲林訊】觀樹基金會年年邀各國藝術家在雲林口湖鄉成龍溼地辦國際藝術節,創作各式「生態意象」作品,去年颱風摧毀了作品,八十歲阿公田桑卿號召鄉親依原貌修復,終讓水域美景重現,更引來各種珍稀鳥群棲身,村民說「連野鳥都愛藝術」。

占地一百七十一公頃的成龍溼地,是國內唯一因地層下陷海水倒灌而形成的鹽分沼澤溼地,林務局九十八年委託觀樹教育基金會推動生態保育、社造,並開辦「國際環境藝術節」,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溼地藝術村。

去年村民首度參與作品〈連結〉,搭建一座棧道竹橋和水亭,象徵大地與人連結而生生不息,是送給濕地的三十歲生日禮物。然而一場颱風摧毀〈連結〉及旁邊的〈水核心〉,溼地滿目瘡痍,連水鳥也被嚇跑了。

八十歲老翁田桑卿不忍心,與兒子田日蒸號召村民「把美麗溼地找回來」,還好田爺爺曾當過助手,跟阿兜仔學些技法,十年的藝術節也培養村民「藝術細胞」,儘管國外藝術家都走了,村民全是靠漁耕生活的藝術門外漢,但大家還是靠著雙手和智慧,使創作重新回歸大地,「讓人看了都感動!」

觀樹基金會組長王昭湄說,村民的心「連結」一起,不僅把美麗找回來,包括赤頸鴨、尖尾鴨、琶嘴鴨、鸕鶿、蒼鷺等稀珍嬌客也再回來棲息,讓這片歷經浩劫的溼地重現生機,更加動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