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華寺大雄寶殿擘建工程,仍在進行。
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泰華寺全景模擬圖。
圖╱泰華寺提供
【記者金蜀卿曼谷報導】摩訶朱拉隆功大學與佛光山寺四月八日簽訂建教合作備忘錄,以泰華寺作為南北傳佛教學院教學地點。在南北傳佛教學院裡,所教授的課程含括南傳及北傳佛法,依循星雲大師指導之尊重與包容、融合與和諧的精神,來創辦泰華寺、南北傳佛教學院。
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接受專訪表示,以外國人身分到泰國辦佛教學院,三、五年不見得能辦得成功。因而參考南華大學與叢林學院的學分班模式,與泰國最大的佛教大學摩訶朱拉隆功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成為大學的學分班,並依憑著學分班開始招生。「雖然簽立備忘錄,摩訶朱拉隆功大學大學不干涉佛教學院的內部事務,這都是憑藉著大師的好因好緣而促成的。」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心定和尚分別獲得摩訶朱拉隆功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二○○六年,泰國摩訶瑪古德大學也頒贈榮譽博士學位予心定和尚。
心定和尚介紹,南北傳佛教學院招生對象主要偏重於貧窮地區小孩,希望給予他們學習的機會。課程內容方面,強調中、英文語言學習。按泰國教育相關規定:需包含初中三年及高中三年的正規班課程,故規畫上午為正規課程、下午則是佛教課程。師資陣容包含南北傳的法師、教授與來自台灣與美國的語言老師。今後,因與摩訶朱拉隆功大學簽訂備忘錄,除了可以交換學生,也將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互相翻譯經律論、出版書籍等交流。
世界佛教中心
泰國成立
佛教在泰國有著崇高的地位,到泰國一下飛機,見人民以合掌為禮、對佛像與法師們的禮敬,即深切感受到佛教國家的氛圍。心定和尚認為,在泰國,從政治官員,上至泰國國王,都相當護持佛教,對佛教發展而言是很重要的一點,佛教可以幫助政治,但也需要靠政治保護,這是泰國具備的特殊優越條件。
他於二○○八年,在曼谷召開的國際佛教會議上提議,應將泰國作為全世界佛教中心。其一,泰國地處歐美國家往來亞洲,東南亞、東北亞往來間的交通樞紐位置。再者,泰國佛教有一大僧團組織系統,成員由兩大宗派——大宗派、法宗派各十人組成,共二十位僧團委員,舉凡佛教的建設、發展、政策方針都經大僧團委員討論後,由僧王批准方可頒布發行。在整個佛教地區,只有泰國具備最高領導、宗派融合的特點。其他佛教國家或有佛教的地區,大多是各宗各派各行其事,甚至彼此不服。就此而言,行政組織管理上條件以泰國最具優勢。第三,泰國現有環境中,有近五百公頃的大佛城,內含刻有大藏經的大理石,而幾百公頃的空間足以興建世界性佛教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
心定和尚強調,泰國作為世界佛教中心的想法,並非像梵蒂岡是一個宗教的最高行政中心,而是作為凝聚所有佛教團結和諧力量的存在,一個友誼性、相互交流的場所。在此國際佛教會議後,主辦方泰國摩訶朱拉隆功大學校長梵志長老隨即召集委員討論此提案,並向政府提出申請,最後上呈至總理也獲得了批准。
建寺歷程
開啟在地交流
心定和尚於一九九五年擔任佛光山住持,經常出訪泰國,因而結識許多大比丘,也曾帶領泰國南傳大比丘們到佛光山參訪。二○○六年並在大塔寺供養六千僧齋,與泰國結下深刻的緣分。
十多年後,曾經來訪的大比丘們,其中有晉升為僧王及副僧王者。心定和尚一一拜訪泰國大寺院住持、副住持,透過他們的身分請其信徒們為泰華寺建寺助一臂之力。可說是在建寺之際,也同時開啟了佛光山與泰國佛教寺院、北傳與南傳佛教之間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