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雜論】 萬歲、千歲與百歲

文/古傲狂生 |2017.04.05
8187觀看次
字級

文/古傲狂生

電視上古裝劇盛行,萬歲、千歲之聲不絕於耳。也許您會有疑問,這兩個稱呼是怎麼來的?有千歲、萬歲,那有沒有百歲的稱呼呢?

「歲」,最早並非皇帝的專利,而是人們的一句祝福語。

「歲」即是萬年,有永遠存在之意,本為臣下對君主的祝賀之辭,後來逐步成了對君主的稱謂。《事物紀原》卷一說得很明白:「戰國時,秦王見藺相如奉璧,田單偽約降燕,馮諼焚孟嘗君債券,左右及民皆呼萬歲。蓋七國時,眾所喜慶於君者,皆呼萬歲。秦漢以來,臣下對見於君,拜恩慶賀,率以為常。」

據說第一個想把「萬歲」稱謂據為己有的皇帝,是漢武帝。

漢武帝巡遊,聞山呼萬歲,這下可把臣民們驚呆了,連石頭都知對皇帝稱萬歲,何況我輩啊?不過強勢如漢武帝,也不能獨享「萬歲」尊榮。大將軍竇憲征北匈奴凱旋,許多大臣爭著拍馬屁,伏稱「萬歲」;漢和帝的弟弟廣宗王就叫劉萬歲、隋朝也有位名將叫史萬歲。

唐朝女皇武則天超愛「萬歲」,她稱帝的年號裡就有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到了宋朝,萬歲才真成了皇帝專用品。北宋大將曹利用從子曹訥一次喝醉了,令人呼萬歲,被人告發,杖責而死。此後直到明清,「萬歲」尊崇無比,皇帝也成了萬歲爺。

千歲從萬歲而來;唐朝時,皇帝以生日為「萬壽節」,皇帝老婆、兒子、閨女之流降一等美其名曰「千壽節」。宋代,萬歲成了皇帝的附屬品,千歲也成了王爺的代稱。與皇帝同家族的男性,如皇帝的叔伯、兄弟等,被封王加爵位後,可以稱千歲;皇后是皇帝的妻子,自然也可稱千歲,公主也可以稱千歲,有了封號就更名正言順了。

而稱太后為千歲則是小說、戲曲的誤傳,太后掌握實權,相當於女皇,是可以稱萬歲的。像晚清的慈禧太后照片上,在她後面橫幅上就寫著「大清朝當今聖母皇太后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字眼。

還有八千歲、九千歲的稱謂呢。野史中,北宋的趙德芳被叔叔宋太宗封為八王,一人吃八個王的俸祿,人稱八千歲。明末的大太監魏忠賢專權,自稱九千歲,說自己離皇帝就差一千歲,真是忝不知恥啊。此外,太平天國的千歲成了爵位的稱呼,洪秀全是天王萬歲,楊秀清、蕭朝貴等人就分別成了九千歲、八千歲等。

至於百歲,卻不是官爵的稱謂。百歲即百年,有四個意思:其一指長時間;其二是終身、畢生;其三是死亡的諱稱;其四,新生兒出生後第一百天舉行的慶祝儀式,俗稱百晬,民間亦有誤讀百歲。古人忌諱百歲,當然就不會把它當成爵位的代稱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