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 江南名樓滕王閣(上)

文/林孟慧 |2017.04.03
1303觀看次
字級
滕王閣的雄偉主樓建築,明三暗七,及三層樓高的白色階梯。圖/林孟慧

文/林孟慧

滕王閣自古與黃鶴樓、岳陽樓、蓬萊閣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樓,其中只有蓬萊閣未臨長江流域,而黃鶴樓、滕王閣、岳陽樓均位居長江流域左右,尤其位居江西省南昌市西北的滕王閣,名氣最大,因此滕王閣有「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美稱。

根據當地導遊的說法,現在江西省的滕王閣,幾經各個朝代的戰亂及火災,是第二十九次重建。因為最初在唐朝時由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於唐太宗貞觀十三年(西元六三九年)被封為滕王時所建。在《舊唐書》及《新唐書》中皆有其傳。永徽四年(西元六五三年),滕王任洪州都督期間,廣招能工巧匠,於江西省的母親河──贛江水濱,建起一座樓閣,這就是後來舉世聞名的「滕王閣」。

滕王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多才多藝,不但擅丹青,通音律,也懂歌舞,特別善畫蝶,被譽為「滕派蝶畫」鼻祖;在滕王閣內還有一幅整面牆的〈百蝶百花〉圖,每隻蝴蝶的顏色、姿態及種類不盡相同,翩翩飛舞在大花園中,彷彿即將穿畫而出,栩栩如生,而且金碧輝煌,美不勝收。

滕王閣建成後,後來閻伯嶼當都督,他的女婿吳子章作文極佳,因此要求事先構思閣序,將於舉辦宴會接待部屬時,提出閣序誇讚他。當時,王勃二十六歲,父親將到交趾上任縣長,他隨父上任,正巧路過此地躬逢盛宴;宴會前,閻伯嶼便請在座所有賓客寫閣序,大家皆婉謝,但當紙筆傳到王勃時,王勃居然大方的接受了。閻伯嶼大怒,拂袖而起,並指派一人伺候王勃下筆,命令將所寫文章及時回報;王勃起筆為:「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閻公說:「亦是老生常談。」後來又通報下句:「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閻公聽了,沉默不語。到了王勃寫到第三段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閻公驚訝起身說:「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於是盛情邀請王勃到宴會場地,歡樂暢飲到最後。

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自幼聰穎,人稱為神童。六歲即善辭章,構思無滯,辭情英邁。十四歲時,以神童薦於朝廷;未及二十歲,授朝散郎,為唐初著名詩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稱「初唐四傑」,著有《王子安集》。當時王勃與父親來到江西省時,正逢九月九日閻都督宴賓客於滕王閣,因此滕王閣序原本標題是「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全文共九段,文中大意是感謝閻公的知遇之恩,因此呈序贈別,並藉此抒發自己的懷抱。

當天,我們先在滕王閣園區入口處購票進場,進入園區後,見到園區庭院布局優雅,綠草如茵,樹木綠意盎然,滕王閣即坐落在園區中央靠贛江東岸的水濱處,為明三暗七的建築──亦即外觀建築看起來是三層,而內部建築是包含地下室二層的七層樓閣建築。整體樓閣為磚紅色配上青色屋瓦,最上一層懸著「滕王閣」三個金色大字的藍底匾額,非常穩重氣派,頗有江南三大名樓之首架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