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從中道談監察院提出釋憲案

文╱陳樹(中國文化大學講座教授) |2017.04.03
1328觀看次
字級

最近引起政黨爭議的熱門話題是,監察委員處理人民陳情「不當黨產處理條例(簡稱不當條例)」有違憲之虞,調查案提經監察院院會討論時,除依規定應迴避之委員迴避外,全數無異議通過聲請釋憲。

維護憲法及法治國原則,本為民主法治普世價值,監察院為保障人民權利之舉措,卻引來行政院及民進黨團抨擊是國民黨餘孽或違法濫權,人民不免一頭霧水,也想了解事實真相何在?

據報導,監察院此一調查報告中,聲請釋憲理由共有七大疑義。包含該條例僅為特定政黨立法、以個別性法律剝奪特定財產權、追溯逾合理時效限制、違反「法安定性原則」、條例中「不當」定義模糊、不當「推定」違反法律保留原則,侵犯司法權核心領域,以及條例不受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之限制,且以行政逕為政黨財產處分,顯不符憲法民主國及法治國的分權原則等,已被稱為違憲博物館;如能釋憲可讓人民釋懷,本為民主及法治國家所樂見。

執政黨隨即痛批監察院「撈過界」,逾越立法院的立法權。諷說監委都是前總統馬英九提名,整個監察院都是黨意監委,完全不顧憲政權力分立原則等。

唯憲法明訂監察院基於五權分立,當行使職權時,發現行政行為侵害人民權益,問題出在法律有違憲爭議,在無法透過糾正、糾舉或彈劾時,選擇在院會提案,並詳列理由,而通過向大法官提出釋憲聲請,本是職責所在。

學者認為,依照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第五條規定,中央機關(含監察院)於行使職權適用憲法發生疑義,或適用法律與命令發生有牴觸憲法之虞,自得聲請釋憲。

其實不當條例在立法院審查時,即有違憲爭議,遺憾在政治實力及政治算計下,未能聲請釋憲。監察院職司風憲,經人民請求深入調查認為,不當條例違憲嚴重,能不畏當政者威權,為人民權益發聲,堅守正義與職權之勇氣,本應予讚嘆與肯定。

監察委員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始得就任;馬前總統志在當全民總統,也提名為公認公正中立之張博雅擔任院長,且基於監院特性提名其監委;如就現有監委之背景、專業與黨派背景分析,亦不難窺其端倪。

至於到底「適不適格」或有沒有違法濫權?法律學者也提出大法官釋字第七百四十三號解釋證明無疑義;且早年監察院也曾對出版法及違警罰法違憲提出聲請,後來才有釋字一百零五號、一百六十六號的解釋,被讚譽監察院能發揮維護人權的功能。

另基於憲法分權原則,不當條例是否違憲之解釋權,還要到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並經大法官會議決議,使得作出解釋,執政黨何遑多慮?

對此事件,如依蔡總統競選時亦主張遵循中道以觀,治國如堅守中道,即於面對任何事件之處理,都要究明事實真相,避免主觀與成見,或有任何利益及意識形態考量,一以全民利益為依歸,則主其事者自應當光明正大、察納雅言、就事論事,避免偏狹與偏頗,才能建立開明政治,也才是人民之福;如執政者對不順己意者,不問事實真相,都要抨擊、抹殺,何來中道?國家哪有光明的未來?

況且,如依此政治思惟模式,司法院大法官剛由蔡總統提名,挾立法委員多數強行通過,未來即使嚴重違法違憲案件,如未能依循中道,到大法官會議能否做公正客觀解釋,這才應是朝野政黨及全體人民所共同關注。共勉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