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鳥啄的火龍果,因為賣相不佳賣不出去,Lisa收購回來,讓「格外品」變成好吃的冰淇淋。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被鳥啄的火龍果,因為賣相不佳賣不出去,Lisa收購回來,讓「格外品」變成好吃的冰淇淋。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本報新北訊】吃冰淇淋也能惜食。Lisa經營的冰淇淋店,大量採用台灣當地食材,堅持只賣新鮮食材製成、無化學添加的冰品。與新北市農業局一拍即合,成為惜食分享餐廳的一員。
新北市農業局推廣惜食理念,透過 「惜食分享餐廳」計畫,媒合餐飲業者使用外觀不佳或是規格、大小不符合市場需求,原來可能會被丟棄的「蔬果格外品」當作料理食材,避免食物浪費,又替農友創造收益。
Lisa發現,台灣引進的歐美冰淇淋大多偏甜,市售冰品又多使用添加物,而台灣有那麼多聞名全球的水果與食材,不該讓這些寶藏在冰品業埋沒。因此,她決定自己開業做冰淇淋,舉凡巨峰葡萄、愛文芒果都成為她冰鋪內的「座上冰」,連因保育環頸雉而獲得綠色保育標章的花蓮米,也在她的巧思下成為「米淇淋」。
農業局表示,前陣子,南投老莊有機農場,有一批遭受鳥啄的火龍果,因表面多坑洞,賣相不佳,難在市面販售。Lisa義不容辭收下這批火龍果,讓這些原先可能會被棄置在田間的格外品,搖身變成綿密、味美的火龍果冰淇淋,不但賦與食材新的生命,也幫助農民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