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享譽國際的緬甸民主鬥士翁山蘇姬,帶領國家走出長達半世紀的軍政府統治,但執政一周年,從洛興雅穆斯林到叛軍和談,再加上政府效率不彰,交不出漂亮成績單。翁山蘇姬周四發表電視講話,承認政府上台一年後,施政與人民期望有落差,更聲言:「如果人民對領導不滿,我們準備下台。」
各界對民選政府寄予厚望,但一年過去了,民眾喜悅已不再。緬甸經濟增長放緩,少數民族和貧窮人民的生活並未改變,令國民對政府感到失望。
翁山蘇姬周四向全國發表電視講話,承認施政有不足。她在二十五分鐘的演講中說:「當初我從政時,我答應自己一件事:我會全力去做。但我沒有做得更好……因此,如果你們認為我對國家和人民做得不夠好,如果有人或某個組織比我們做得更好,我們便準備下台。」
不過,翁山蘇姬重申重建國家的決心。她說:「我們正設法改變存在了五十年的制度,可以清楚看到目標,並正邁向這些目標,那就是全國和解及和平。」
翁山蘇姬也嘗試化解緬甸軍政府與民族武裝之間的衝突。但她在全國講話中坦承,和平進程不容易。她說:「我們有許多希望……但希望只是希望……還不能打包票。我們要不斷嘗試。」
她稱,去年她提出的口號是「是改變的時候,但現在,『我要說的口號是與人民一道』。」
分析師指出,翁山蘇姬如今不再是享有道德制高點的政治犯,而是必須務實而為的政治人物,她一方面擔心在人權議題上,把軍方逼得太緊,不利未來修憲計畫,同時也擔憂失去信奉佛教的緬族多數支持,因此選擇性忽略洛興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