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哥倫比亞環保人士,在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創作的雕塑面孔貼上防毒面具,以抗議麥德林市空氣汙染嚴重。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根據《自然》期刊二十九日刊登的一篇研究指出,因為購買海外製造產品再千里迢迢運至本地所產生的空汙,每年造成逾七十五萬人早死,在空汙致死總數三百四十五萬人當中占五分之一,另外,死亡總數的百分之十二,約四十一點一萬人,死於飄過國界的越境汙染。
外界過去多半將環保責任加諸在吸引跨國企業前往設廠的國家,他們的勞工成本較低且環保法規寬鬆;這分研究是第一個綜合考量經濟、製造、貿易、大氣和健康數據,以推算出空汙致死人數和地點。
研究顯示,西歐國家人民因購買外地製造的商品,每年導致和空汙有關的死亡人數達有十七點三萬,美國也有略高於十萬人。中國大陸每年因生產外銷產品折損二十三點八萬條人命,印度為十點六萬,亞洲其他地區則是十二點九萬。
該研究主要作者、在北京清華大學任教的張強說,他們檢視煤煙等PM2.5懸浮微粒造成的一年三百四十五萬個死亡案例,約二百五十萬與產品的製造和消費有關,包括生產和運送過程在內,其他則是自然因素,例如灰塵、火和其他無法追蹤的因素。
3大城推車輛汙染評分
法新社報導,巴黎、倫敦和首爾市長二十九日推出針對車輛的「汙染評分」,協助民眾在購車時不要買到會造成嚴重空汙的產品,並計畫讓汙染遠離這三大城市。
法國汽車製造商協會CCFA表示支持這項計畫。CCFA在聲明中表示:「空氣品質改善對明日的汽車發展,仍是個巨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