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小學堂 舉手就痛 肩頸肌肉筋膜症候群

文/何啟瑞 |2017.03.28
3590觀看次
字級

文/何啟瑞

「醫師,我肩頸痠痛好久了,睡也睡不好,最近連手舉高寫黑板都會疼痛無力!」門診來的是五時歲的老師,面有愁容,吃了許多止痛藥,做了復健,但沒多久肩頸又僵硬痠痛得不得了。經過診斷,是現代人最常見的「肩頸肌肉筋膜症候群」。

肩頸因為運動傷害、過度勞動,或長期重複同樣姿勢或動作,如現在3C族長期使用電子產品,都會造成肌肉筋膜損傷。受傷後會因為疼痛保護機制而攣縮,患處血液循環因此受阻礙,造成局部缺氧缺血的變化。接著就容易產生纖維化組織。纖維化組織除了影響肌肉收縮能力外,還會引起疼痛。

臨床上可以發現,肩頸有壓痛點,有時會有結節狀,或是條索狀的硬化組織,甚至整片的纖維硬化肌肉筋膜組織。纖維組織可能會造成慢性肌腱炎,甚至造成鈣化性肌腱炎,出現局部疼痛或無力的症狀。如果纖維造成沾粘,甚至會影響活動力或關節伸展角度。若發生於神經的周遭,也會因為神經受壓迫,導致痠、麻、痛的感覺。

傳統上醫師會使用止痛藥來舒緩疼痛,但研究發現,像COX-2這類止痛藥,會增加肌肉筋膜纖維化,阻礙痊癒。所以正確有效的疼痛治療方式,並非一味地使用消炎止痛藥,以免產生過多的纖維化組織,以及避免停藥後的依賴性反彈痛。

傳統治療還有中醫的熱敷、按摩、推拿、針灸,或西醫復健科的物理治療,如中短波、超音波等等。但是這些治療都只是屬於表淺、非深入性的治療,沒有纖維組織的破壞,不能真正啟動肌肉筋膜重建或再生,因此有治療的局限性。

近年國內外許多醫者領悟到微創技治療的必要,陸續發展了針刀、超微針、撥針、浮針、圓利針、火針,以及西醫復健科的乾針、葡萄糖增生注射等療法,百家齊鳴,各有其原理及優劣。

這位患者接受了精準微創針尖療法,使用針尖去破壞鬆解了纖維鈣化和沾粘組織,合併注射組織復原所需的營養物。利用微小創傷去除纖維疤痕組織。經過幾次治療,患者有如放下肩頸上的重擔,重拾笑容。

(作者為楊思寬名冠診所醫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